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示孟郊

(2024-05-29 16:17:27)
标签:

文化

情感

旅游

历史

教育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唐 孟浩然

蔓草蔽极野,兰芝结孤根。
众音何其繁,伯牙独不喧。
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
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尔其保静节,薄俗徒云云。

参考译文
1、蔓生的杂草遮蔽了极目的荒野,兰芝一类的香草却只结了孤根。
2、众人的世俗音乐何其繁杂,而俞白牙却独身自爱不参与喧闹。
3、当时俞白牙琴中的山高水深之意,举世却无人能分辨出来。
4、钟子期一听见俞白牙的琴中之音便能知凭,高山流水的佳话就千秋广为传闻。
5、你千万要保持贞静的节操,鄙薄社会上庸俗的风气,我也只能告知你这些。
注释
示:告诫,以事或言告人。孟郊:字东野,为中唐著名诗人。生于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卒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而孟浩然生于唐武后永昌元年(689),卒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是孟浩然死时,孟郊尚未出生,所以历来对这首诗颇有怀疑与争论。马星翼《东泉诗话》认为,当别一孟郊,非东野也。严羽《沧浪诗话》认为不似浩然,疑后人误入之。
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载:孟浩然“有子仪甫”。又孟浩然诗《裴司士员司户见寻》曰:“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由此可见,孟浩然有一独子,名仪甫,可能与天宝十年出生的诗人孟郊同姓名。
1、蔓草:蔓生之草。古人常用以比喻恶人恶事。《左传·隐公元年》:“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兰芝:兰为香草。芝,古人以为神草。二者常用以代美好事物及品德高尚之人。结孤根:与“蔽极野”相对,言恶者极多,美者孤独,也喻只有一独子。
2—4联:伯牙:俞伯牙;钟期:钟子期,均春秋时人。《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瑟,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里是说,噪音极多,美音却极少,而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更是难得的。所以“高山流水”成为千古有名的故事。
5、尔:你。其:语气副词。静节:美好贞静的节操。徒云云:我要说的就只这些。徒:只。云云:指“静节”和“薄俗”这些。
简析
此为孟浩然告诫儿子的诗。
诗用蔓草、兰芝形容丑恶、美善,以伯牙不喧比喻不随波逐流。
“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理想,不迎合世俗。“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只要执着于自己的追求,终究会遇见知音并千古流传。
本诗既可以看成是孟浩然的“诫子书”,也是他自己一生独立而孤高的自白。李白之所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与孟浩然的这种品格和处世原则有很大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