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赠王九

(2024-05-01 13:17:58)
标签:

文化

情感

旅游

历史

教育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唐 孟浩然

日暮田家远,山中勿久淹。
归人须早去,稚子望陶潜。

参考译文
1、日头落山天色已晚,你的农家离此很远,就不要在我这岘山中停留太久了。
2、你人须早些归去,家中稚嫩的孩子在盼望着你呢。
注释
题目:“赠”前原有“口号”二字,表示随口吟成,和“口占”相似。王九:即王迥,行九,号白云先生,浩然好友。参《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注。
1、勿一作“忽”,于诗意不合。淹:滞留。
2、稚子:一作“樵子”。陶潜《归去来辞》有“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之句,当以“稚子”为是。陶潜,字渊明,为晋代著名隐逸、山水诗人。参《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注。此处以陶潜喻王迥,因“稚子候门”望其早归。
简析
本诗写作年月不详,按李怀福 李延夫主编的《孟浩然诗集评注》,或作于诗人漫游吴越归乡后的开元二十二年(734)左右。
孟浩然善于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提炼诗意。王九来访,作为主人的孟浩然应该留客才是,先喝一顿酒,再住上一晚。但是孟浩然却劝他“山中勿久淹”、“归人须早去”,仿佛在下“逐客令”,这与热情好客的孟浩然性格不符,也有点违背常理。
内心正在好奇之际,又读到“稚子望陶潜”,原来是孟浩然知道王迥家中孩子尚小,“稚子候门”,所以才劝他“日暮田家远,山中勿久淹。”此时才知道孟浩然是发自内心地关心好朋友、关心朋友家的小朋友,读来倍感亲切、富有人情味。
这里孟浩然把王迥比成陶渊明,可见王迥人品之隐逸、高洁,孟浩然与之交往甚密,也表现出作者此时淡泊功名、注重家庭的心态。
本诗有人认为是劝人辞官的意思,恐非,孟浩然在《白云先生王迥见访》中介绍王迥“自云巢居子。居闲好芝术,采药来城市。家在鹿门山,常游涧泽水。”可见他是一个隐逸之士,与劝人辞官意思不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