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的姓名文化

(2009-11-30 16:02:39)
标签:

日本人

姓名文化

名字

日本

户籍法

文化

分类: 文化○艺术

日本的姓名文化

——世界各国的姓名文化(一)

文/罗泽易

 

    世界各国有着自己不同的姓名文化,它们体现了各自的文化内涵。日本人的姓名顺序与中国相同,即姓前名后,但姓名的字数比中国汉族的名字要多。日本人姓氏大多是两个字,因此日本人的姓名里前面两个为姓后面是名。例如:平田一郎,平田是姓,一郎是名。书写的时候通常在姓和名之间留一空格。日本女子婚后会改用丈夫的姓氏。

 

日本的姓名文化

《源氏物语》

 

    一百多年前,姓氏在日本可谓是奢侈品,只有少数贵族、武士、大商人等有几个享有姓名,平民老百姓通常是有名没有姓。而日本古代的妇女无论门第尊卑,都是没有名字的。享予世界的著名作品《源氏物语》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作者紫式部本姓腾原,按照日本古代女子没有名字的惯例,紫式部只是后人给她作品上加题的名字。

    为了建立税收制度,直接掌控国民,1870年日本政府公布了《平民名字许可令》次年颁布户籍法,1872年根据户籍法编订户籍,1875年公布《平民名字必称义务令》,值得一提的是,当政府登记姓名的时候,很多百姓忘记了自己的血缘姓氏,权宜之下便以居住附近的地名或地形为姓,如松下、山下、高山、河边、中村、川岛等这些姓氏,有明显的地形特征和居住位置的标志。

    日本习俗中,男子多以“郎:为名,而女子多取名为“子”。据考,这些习俗的形成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中国古代“郎”作为名字有两种用法:一是官称,如侍郎,尚书朗等;再者是美称,指外表俊朗有才华年轻男子,如三国周瑜被称为“周朗”。“子”在中国和“朗”一样,只是更加有权威性,例如孔子,孟子等。日本以前重男轻女之习俗较重,女子因社会地位低下而不敢取名为子。直到镰仓时代,幕府将军夫人自称为北条致子,从此日本女子才敢用“子”取名。后来日本提倡女权,用“子”取名的女子越来越多,男子名字就只用“郎”,把“子”让给了女子。(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三句话的往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