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展览大厅上海新天地榻榻米长篇小说吕菲 |
分类: 上海之恋 |
文/原野
原野摄于2011年4月18日上海
原野摄于2011年4月18日上海
一,
上海展览馆坐落在繁华的南京西路上,它是模仿欧洲俄罗斯式的建筑风格。那长长的圆柱型的白色回廊,还有那拱型大门以及中间的喷泉和十米多高的大型雕像,都使人联想起昔日沙皇俄国的灿烂辉煌。
上海一年一度的春季大型人才招聘会正在这里举行。
吕菲在人头攒动的展览大厅里,认真仔细地浏览着每个企业的招聘广告,她把事先打印好的简历和学历证书复印件,装在一个黄色的背包里,遇到想应聘的岗位,就放一份简历,吕菲那天一共发出去五份简历。吕菲对国际贸易和金融比较感兴趣,这与她学的金融专业对口。但许多金融岗位年龄都限制在35岁以下,吕菲已经超了5岁,只好应聘国际贸易岗位。
吕菲在熙熙攘攘的展览大厅里转了一上午,张伟军一直陪着吕菲,帮吕菲提着包。那天展览大厅里非常热,吕菲不时地掏出手绢擦汗,张伟军也热得汗流浃背。
走了一上午,又流了许多汗,吕菲和张伟军都感到肚子饿了。张伟军低头看了一眼腕上的手表,已经是中午12点半了。
张伟军对吕菲说:“我们去吃饭吧。”
吕菲说:“好,去哪儿?”
“去上海新天地吧,你刚到上海,有些地方还没去过,我带你去转转。”张伟军一边说着,一边掏出车钥匙。
吕菲和张伟军一块走出展览馆大厅,向张伟军的黑色轿车走去。张伟军为吕菲拉开车门,黑色奔驰轿车缓缓驶出展览馆停车场。
轿车沿着延安路高架,向上海新天地开去。吕菲欣赏着沿途的风景,马路两边高楼大厦林立,轿车像在水泥森林中穿梭,转眼之间就到了上海新天地。
停车场上,早已停满了各种高级豪华轿车,张伟民总算找到了一块空地把车停了进去。
吕菲和张伟民一起走进“樱花餐厅”。餐厅老板娘是个将近50岁的日本女人,穿着一身日本和服,挽着高高的发髻,脸上涂着一层厚厚的脂粉,看到张伟民和吕菲进来,满脸堆笑上前打招呼:
“张先生,今天有贵客,这是你太太吧,真漂亮。”她用不太标致的汉语说着,一边在吕菲脸上和身上扫了一眼。
张伟民笑着回答:“岗村小姐,你弄错了,她是吕菲小姐,不是我太太,是我的朋友,前天刚来上海,我今天特意给她接风。还有单间吗?”
“有,楼上还有一个小单间。”岗村小姐笑着回答,让另一个穿和服的年轻小姐,把吕菲和张伟民带上楼。
这个房间只有十平方米,一张榻榻米占去了大半个空间,榻榻米上摆放着一个长方型的小木桌,张伟民和吕菲脱了鞋,盘腿坐在榻榻米上。服务员沏上一壶日本产的绿茶,白底蓝花小茶杯,非常玲珑别致,透着一股异国的情调。张伟民点了六道日本风味的小菜,服务员恭敬地轻轻退出房间。
张伟民说:“在上海新天地,能品尝到各个国家风味的小菜,来这里消费的人,都是有文化品味的。特别是到上海来旅游的外国人,都喜欢来这里吃饭。这里也是身份的象征,一般的工薪阶层,是不会到这里消费的。
吕菲说:“我刚来上海,交通也不熟悉,一切还需要你多多指教。”
张伟民说:“最近报社工作比较忙,我明天还要到外地出差,你自己先买张上海地图看看,等我出差回来,再带你到上海其它几个区转转。”
吕菲说:“我今天带来几篇散文,能不能在你们报纸的文学副刊版上发一下,我想尽快加入上海文化圈。”
张伟民说:“你刚来上海,还没什么名气,你需要多发表作品,多写文章,早日脱颖而出,我先在我们报纸上给你发发散文。”
当吕菲和张伟民谈兴正浓时,服务员把菜端了上来,张伟民要了一瓶红酒让服务员启开,他先给吕菲斟上半杯,又把自己面前的酒杯斟满。张伟民举起酒杯和吕菲轻轻碰了一下,他微笑着对吕菲说:“我希望你能在上海打出一片新天地,上海是精英和勤奋之人呆的地方,决不养懒人和笨人,任何不思进取的懒人,终究都会被上海淘汰。不管你是上海人还是外地人,在上海每天生活和工作,都处在高度的紧张状态,上海的生活节奏很快,你要尽快适应。来,让我为你成为新上海人干一杯。”
张伟民把一杯酒全喝了下去,吕菲给张伟民又斟满了,给自己也斟上半杯,吕菲端起酒杯笑着对张伟民说:
“张哥,这杯酒是我敬你在华山救我一命,那天晚上要不是你拦腰把我抱住,我现在恐怕连尸体都腐烂了,那还能有机会坐在这里跟你聊天?这次到上海打工,也是你和小玲鼓励我,我才下决心把北方的工作辞了,到上海来。我从内心里非常感激你的救命之恩。”
吕菲和张伟民碰了一下杯,把杯中酒都喝了下去,张伟民也一仰脖子,干了。
喝下这半杯酒,吕菲立刻满脸通红,感觉头也有些晕,张伟民马上给她挟了一块鱼,放在碗里,要吕菲赶紧多吃几口菜压一压。俩人边吃边聊,一直吃到下午3点多钟。
张伟民开车把吕菲送回住处,自己回了报社,他下午4点还有个会。
吕菲开门进屋,躺在床上,她辗转反侧睡不着,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