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梦醒潜龙
梦醒潜龙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5818积分
  • 博客访问:13,544
  • 关注人气:236
  • 获赠金笔:2231
  • 赠出金笔:3306
  • 荣誉徽章:元老博主图片博主兑换私密博文兑换金笔
正文 字体大小:

龙川行——佗城探古

(2016-09-26 18:16:46)
标签:

佗城

南越王庙

苏堤

正相塔

考棚

龙川行——佗城探古

    因为广州有南越王墓,便以为广州是南越王的龙兴之地。来龙川,才知道南越王赵佗,发迹于佗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50万大军南下平定岭南后,在岭南地区设置了南海、桂林、象三郡。南海郡下设博罗、龙川、番禺、四会四县管辖现广东的大部分地区。赵佗被任命为首任龙川县令。秦末,中原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灭亡。之后,楚汉相争,谁都无暇顾及南方。此时,赵佗乘机发兵进攻桂林和象郡,派兵断绝南岭北交通,自立为南越王。

    赵佗立国后,很有治国方略。在他的统治下,南越国逐渐强大起来。据说,赵佗在位67年,活了103岁。他是古代南岭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连毛泽东主席都戏称他为“南下干部第一人”。当时他的治所就在今天的佗城。佗城,原来叫“龙川城”。龙川城是岭南历史上建制最早的一个县,是“百粤首邑”。因为是赵佗的“兴王之地”,素有“秦朝古镇、汉唐名城”的美誉。

    从宾馆出来沿建设西路走五六分钟到一个路口,有小巴去往佗城。坐了半小时的车,大略十公里左右,在一座门坊前下车,便到了佗城。穿过“佗城”牌坊,是一条三四百米长的商业街。商业街尽头,有一座低矮古老的城楼,城门上方有隶书“佗城”二字。很明显,城门是仿古新修的,但旁边一截残垣断壁却是古迹。据说它是宋代的城楼遗址。城门口立着一块“千年古县”的石碑,边上有一条长满浮萍的小河,这就是过去的护城河。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这市场那是相当牛逼的)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又走了一段路,首先看到一个大广场。广场的一侧是保存完好,非常具有文革时代特色的佗城影剧院。影剧院大厅里张贴了很多那个时代的电影海报,那些熟悉的电影曾经都是陪伴了我们这一代人渐渐成长的重要精神食粮。如今看到这些早已被人们淡忘了的历史陈迹,不由令人产生一种无限的怀旧之情和可感之慨。可惜影剧院如今已改作他用,否则,真愿意花点时间再去重温那逝去已久的童年记忆。

    影剧院外旁有一颗据说树龄达三百多年的古木棉树,它的枝杈上高高低低挂满了许多红色的祈福丝带。当地人称它称为“祈福树”,说只要摸摸它,身体就能健健康康,生活就能万事如意。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广场的另一侧是一个气势宏伟的建筑群,样子看上去很新,近前一看才知道是学宫(即文庙)。学宫近些年一定刚刚修缮过。但里面从康熙到宣统历代清朝皇帝的御敕金匾,却都是货真价实的真宝贝。那些金字牌匾不仅价值连城,也显现出龙川学宫,当年在岭南地区的影响和地位非同一般,极受圣宠。

    在学宫转了一圈出来,走上百米长的百岁街(之所以叫“百岁街”有两种说法:一说百岁街历史上曾经生活过很多超百岁的老人;二说街上居民的姓氏超过百个)。百岁街两边建筑都是岭南别具特色的骑楼。底楼的店铺都有统一仿古字号的店名。百岁街最具特色的是有很多规模较大的家族宗祠,诸如张氏、黄氏等。

    南越王庙距离百岁街不远,庙的面积不大。正殿奉祀的是南越王赵佗的纯铜塑像,两侧陪祀的有很多龙川历史上的名人。在龙川民间,赵佗已经被赋予了神性,他一直在庇佑龙川这块土地上的人民风调雨顺、幸福安康。之后去了号称“岭南第一井”的越王井。它挖掘于秦代,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至今还保留完整的赵佗历史的唯一见证。越王井至今还能正常出水,依然可以饮用。用按压机械抽水尝了一口,虽不敢下咽,但感觉极其清冽甘甜。

    越王井前面是一大块极空旷平地,原是赵佗故居的遗址。遗址上现除了立着一尊赵佗威风凛凛的白玉雕像,一片空荡荡。旁边是古衙署遗址,现已成为佗城镇镇政府办公场所。旧貌换新颜,只有门前的两头石狮见证了佗城历史的变迁和兴衰。

    隔不远,就是龙川考棚。据说龙川考棚,是广东至今仅存的唯一古代科举考场。而学宫和考棚同时并存的地方,据专家考证目前只有广东龙川和河北定州。龙川考棚是个规模不小的封闭式院落,里面分别有文、武考场,还有考官阅卷评卷的场所。考棚基本上向游客揭开了古代科考的神秘面纱。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佗城人口仅有4万,但姓氏却有179个,这个现象很让人惊异)

    出了考棚,来到城隍庙,正在维修。只好一路向西,到了西门古码头。古代物流主要靠水运,这附近曾经是货物集散、商旅交通的主要场所,是龙川最热闹繁华的地方。如今码头已荒废,古城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唯剩一条古石桥还默默地守候这一江脉脉的流水,感叹沧海桑田的巨变。

    走过石桥,便是一大片的干涸的稻田和几乎荒废的菜地。稻田与菜地间有一条宽约两米的机耕路。不过,这条貌似再普通不过的机耕路,却有个大名鼎鼎,令人费解的雅称——“苏堤”。杭州西湖里的苏堤,那是何等的绝妙的景致?何以在这穷乡僻壤,会有一条其貌不扬的陆上“苏堤”?看了路边一块牌子上的介绍,才明白原来这些稻田和菜地在宋朝的时候,还是一个湖。而且这湖还特有名,就是经常被苏轼诗中无限赞美的“嶅湖”。当时,嶅湖的湖面纵横有两公里多,水深可行舟。嶅湖秋月是古龙川的八景之一,苏轼有诗“嶅湖湖水水澄清,最喜秋来月漾金。夜静问渠天在水,嫦娥推到玉轮沉”“嶅湖湖水漾金波,嶅顶峰高积雪多”等。宋哲宗时,苏轼的弟弟苏辙被贬化州,曾在龙川住了一年多。当时,嶅湖经常洪水泛滥。苏辙就带领百姓用土夯石砌修筑了一条千米长的防洪大堤。龙川从此消除了水患,并年年旱涝保收。后人为了纪念苏辙,就把这条堤坝称为“苏堤”。直到明清时代,嶅湖堤坝彻底崩毁,湖水逐渐干涸淤塞,才慢慢地就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这里的苏堤春晓,会是个怎么的样子?)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走在苏堤上,远远望见前方山边有一座宝塔特别醒目。目测距离应该有两公里左右,真的很犹豫要不要过去。看时间尚早,想想自己神行太保的速度,最后一咬牙,还是决定去看一看。走完整条千米长的苏堤,穿过铁路桥涵洞,沿铁路另一侧继续往前,终于抵达宝塔下。宝塔名曰“正相塔”,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塔下有寺名“正相寺”,规模小的可怜。塔和寺都是铁将军把门,看不见里面情形。塔山不高,除一座孤零零的正相宝塔之外别无所有。正相寺的门正对着广梅汕铁路。火车一过,地动山摇,菩萨不得安宁。按说这风水也不咋样,不知道当时古人为啥会在这样一座平淡无奇的小山包上建塔。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苏堤边上已经荒废的民居)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费了好大的劲返回佗城,先去了南门码头,后到龙川县商会旧址。商会旧址建筑独特,标志性很强,让人看了印象深刻。旧址面对护城河,河里一叶小舟上有人正在捕鱼。河堤上有一段明代城墙遗址,可惜已成了残壁。佗城所有大大小小的景点都要门票,而且门票还有点小贵。因此,要想省钱必须买联票。

    佗城,一个从秦朝走来的古城,它是历史在岭南留下的一个印记。一个让探访者可以用脚步在阅读的一本千年古书。佗城的一草一木,都是一则岁月留痕沧桑巨变的故事。一砖一瓦,都让人蓦然而惊喜。它永远都在向后人彰显着厚重而绚烂的华彩,令人痴迷而追忆。它永远值得现代都市人用眼睛去倾听,用心灵去感受……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下午一点多,在佗城跑得早已饥肠辘辘。在商业街随便找了家沙县小吃,来了笼蒸饺,下了碗面,总算小小地满足了一下。饭后出佗城,在门坊下跟人拼车到了龙川城区的文化公园。诺大的公园广场、九龙柱、千龙字壁、金龙雕塑、艺术长廊……这里无疑是龙川一张华丽的城市名片。看天空中争奇斗艳的风筝;广场上来回穿梭的轮滑;长廊里老人的棋书画和对面体育公园上的各种运动竞技,这里活脱脱就是一个其乐融融的现代都市。尤其是东江两岸,楼房鳞次栉比,倒映在粼粼的江水之中,无边的光景,如诗如画……这里充满现代元素的一切跟刚才去过的佗城,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流连于岭南这个千年古城,龙川不知不觉在我心中早已凝固成了一串串历史的音符……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龙川行——佗城探古

阅读(1350) 收藏(0)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快闪青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