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苏洪宇
苏洪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669
  • 关注人气:9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浪漫法国的杰作——《米其林指南》

(2008-03-02 22:30:47)
标签:

米其林指南

美食

浪漫

旅游

法国

杂谈

分类: 轶闻趣事
    众所周知,米其林是世界顶级的法国轮胎品牌。而《米其林指南》则是由一本为提高轮胎销量而诞生的驾驶者实用手册,最后居然进化为全球最具权威性的顶级餐厅指南。
    一个卖轮胎的,居然捎带着成为了全球餐饮权威,如果不是发生在浪漫肆虐的法国,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明白轮胎和餐饮之间是如何划上等号的?
    榜样诞生的99年前,即1900年,《米其林指南》首次出版。那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只有少数人才驾驶汽车横穿几个城市。尽管目标市场非常狭小,米其林还是出于促进轮胎销量的公关策略考虑,愿意为这少数人群提供一些实用的资讯,包括修理零部件的铁匠铺、冲晒照片的黑房等。
    1933年,米其林的一项革命性发明诞生了,那就是以星级评分系统来区分和评价驾驶者途径城市餐厅的素质。1星代表“在这类别中一间优质的餐厅”;2星代表“出色的烹调,值得到访”;3星代表“卓越超凡的菜式,值得专程旅游至此”。从此以后,世界各地的餐厅都或多或少以《米其林指南》为模仿对象。
    《米其林指南》之所以这么成功,主要在于文化传承的坚持,以及营销策略的创新。米其林有15名评鉴员,会根据巴黎总部的精心策划,踏遍整个法国。这些评鉴员肯定是隐瞒身份,并刻意保持平凡的外表,只会驾车到访,当然是开着装有米气林轮胎的法国品牌的汽车。到达后便享用午餐或晚餐,然后结帐再继续上路,并写报告。
    目前,米气林在全球共有85名全职评鉴员,并为21个国家出版评鉴当地餐厅和酒店的《米其林指南》。
    这本鲜红的书籍,不仅被浪漫的法国人视为公正与诚信的最佳代表,而且其首创的“三星菜式”更是举世公认的殿堂级美食指标。
    如果再有人问你法国人如何浪漫?千万别再说什么香水、玫瑰、干红之流,告诉他《米其林指南》的故事。
    世上只有法国人,才能策划出让轮胎推动着美食发展的浪漫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