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十点正,商学院大厦八楼,电梯门一开,一位中等身材的老者步履轻盈地走了出来。
幽暗的楼道,让我只看到来人头上戴的那顶泛着真皮光亮的黑色礼帽。
“是苏洪宇吗?我是李老师。”
“哦李老师,您好啊!”我赶紧上前两步,紧紧握住了老师的双手。
来人正是南开大学旅游学系博士生导师李天元教授,也是俺老苏20年前的老师。
南开大学旅游学系被誉为中国旅游界的“黄埔军校”,而李天元教授正是当年参与筹建中国第一个旅游学系的前辈之一,也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旅游专业的博导。
20年的师生情谊,免去了许多的客套,以致于当我们已经探讨旅游界的许多事时,时间已经过了大半。
当人们现在还在不知就里的谈论着所谓“焦作现象”时,这位在80年代中期为焦作旅游定下DNA的老人却选择了沉默。
当人们对云南旅游频频称道时,这位当年为世界旅游组织编制的《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担任专家评审委员会主席的老人,却被人遗忘了。
......
这是一个谦虚的智者,温和的老人。
“我现在没有任何行政职务,就是专心教书!”老人头微微一扬,烟雾中花白的头发已经让俺老苏无法联想到,20年前刚从英国回来身着大翻领西服、身材魁梧挺拔、头发一丝不苟的绅士站在讲台上的风采!
绝对的英国绅士。
我们谈了许多旅游界的人和事,谈了许多关于旅游专业的学术观点,更交换了许多关于旅游实践方面的看法......。
不知不觉中,已经中午。
由于李教授中午有约,老苏又要赶飞机,所以错失了在饭桌上进一步谢师的机会。
气派、现代的商学院大厦楼下,老苏紧紧握着李天元教授的手。
“李老师,您怎么来的?我打个车送您?”
“不用,我骑自行车挺方便的。”
老人的身影很快消失在中午的寒冬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