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中国旅游未来发展的风向标
苏洪宇/文
驴,是背包旅游者的雅称。
这些驴们不喜欢跟团、不被导游牵着鼻子走、不主动也不被动疯狂光顾旅游购物点。他们喜欢自己策划和安排行程,喜欢自行结伴甚至通过网络联系同游者,主动了解和学习目的地的文化甚至语言,严重鄙视跟团去人满为患的、收费的景区景点观光旅游。
以旅行社为运作载体的大众观光旅游,经过20-30年超常规、跨越式的大发展后,已经为中国普及了大量的有经验的旅游者。大众观光旅游的优劣,已经不需要什么旅游专家去研究评点了,景区门口烟摊儿的大妈可能都会说出一二。
随着前些年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黄金周在逐步被打入冷宫之际,粗放式的大众旅游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旅游经验不断增多、旅游预算不断加大、民族自信不断提升的中国人民的旅游需求。
驴,这种很有个性的动物就应运而生。
不管是徒步的驴,还是自驾的驴,还是其他的驴,只要是驴的活动,一概都没有进入政府旅游部门统计的范畴。因为这些家伙一来是不愿意去那些收费的景区景点,二来是不借助旅行社,甚至住宿都想在野外搭帐篷,我党我军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拿不到证据啊。
这些老驴小驴们,在高文化素质和小资情调的双重驱动下,以低资金成本充分享受完了中国大多未开发的低环境容量的高品质旅游资源后,又纷纷瞄准了国外。近年来,一些充分征服了包括云贵川、西藏、新疆等驴友最喜爱的目的地后,驴儿们又开始往外面跑了。
如果说港澳自由行仅仅是家驴们的学前班的话,那么那些野驴们早就开始分主题地开展境外深度游了。
当外国旅游者来中国的兴趣越来越低的时候,他们发现中国人越来越愿意到他们那里去了。许多当年疯狂喜欢中国的家伙,现在纷纷在自己的国家投身旅游行业,开始接待中国旅游者了。他们惊喜地发现,中国的野驴越来越多了。
不管是家驴,还是野驴,都应该足够引起政府旅游部门和旅游投资商的高度重视。一方面,驴的行踪是未来大众旅游者会逐步选择的一种旅行方式;另外,中国驴队伍的不断壮大,无论是对于国外还是国内的旅游价值链条上的任何一个环节来讲,商机无限。就像旅行户外用品店越开越多一样,中国驴也将越来越多。
关注驴儿吧,他们不仅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而且还是非常需要关爱的;他们不仅是有个性的,而且是有价值的。
若干年后,如果要问中国旅游的图腾是什么?可能许多人不会说中国龙,都会说:中国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