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热点纵橫 |
我们的城市在哪里?
苏洪宇/文
进入21世纪,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人口增长、技术进步和消费膨胀,已经构成了当今世界地三位体。
历史上,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诞生于具有悠久城邦国家历史的意大利。在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有着许多充满生活情趣、地域化特征突出、场所感明确、色调丰富多彩的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客厅”十足的“街道生活”,赋予城市活力和趣味性,并为人们提供了鲜明的识别性和认同感,从而产生城市的归属感。
二战后,郊区化、无节制的城市扩张、快速交通导致传统城市肌理割裂,消费主义和商业主义导致市中心高密度的同时,又存在郊区和城乡结合部的低密度。按照美国模式建成的超市、购物中心连同大片停车场往往占据着大量土地。汽车尾气、滴油、锈蚀、不分类的垃圾堆填区等造成的环境问题不仅在是视觉上,也在自然生态上形成许多不良影响。这些,就被称为“城市病”。
城市病在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表现更为突出,无论是几千年历史的城市(如北京、广州等),还是几十年历史的新城市(如深圳),都不同程度,而且是越来越严重地表现出“城市病”的症状。
混凝土森林,高速干道切割城市,道路隔离栏,步行艰难,所谓“功能分区”造成的城市“钟摆式”交通,污水横流,建筑质量低下,标识系统混乱等等,这些都是由于城市各系统极度缺乏整合而带来的。越来越多的不同地域的个性特色,也因为快速、简单的大规模建设而逐渐趋同,逐渐消失。
我们的城市该是什么样儿?
我们的城市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