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家夏衍去世时说的最后一句话

(2013-06-15 16:50:41)
标签:

文化

文学家夏衍去世时说的最后一句话

桂杰

 

什么叫语文?有人说,“语”就是语言,“文”就是文字,大部分说对了。叶圣陶先生概括得更为完整,他说口头说为语,书面写为文。“口头说的是语,书面写的就是文。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目前运用得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一门课程。所以语文素养高,他的综合素质就高。”已经退休的上海特级教师贾志敏这样说。

贾老师年过七旬,一生以小学教师为荣,以教课为乐。

他举了两个例子来印证他的观点。上海有个篮球运动员姚明,2008年奥运会结束的时候,在记者招待会上香港记者问姚明,“姚明,邀请赛结束,你什么时候回美国?”姚明站起来说:“我回答你这个问题以前先纠正你个用词,你不该这么问?你应该问,姚明,奥运会结束,你什么时候去美国?”把“回”讲成“去”,里面的含义不讲自明,所以姚明书念得不多,但是语文素养很好。

上海还有一个剧作家叫夏衍的,是活到95岁去世的。写过《上海屋檐下》、《包身工》等优秀的剧作。到了95岁的那一年,夏衍身体不好了,几度清醒、几度昏迷,住到医院里,24小时监护。有一天晚上他突然病情恶化,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旁边的护理人员对他说,“夏老,你别急,我马上去叫医生!”一边说,一边“噔噔噔噔”离开了病房,来到医生办公室报告医生。此时,本来昏迷不醒的夏老突然清醒过来了,本来紧闭着双眼的夏老突然睁开了眼睛,本来说不出话来的他,突然张开嘴大声地说:“不是叫,是请!”待到说完这句话之后,夏衍倒在床上,死了。“他活到95岁,说得最后一句话是‘不是叫医生,是请医生’,改动一个字,感动一幢楼。这是什么?这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

说到此处,贾志敏老师的眼眶中隐约有泪。“我们在小学、中学的课程中开设语文,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养成他学习的习惯,教给他些语文的知识,最后是提高他的语文素养。”

他讲了一个故事:六十年前一个语文课堂里面,有一位年轻的老师叫起一个小男生,请他把黑板上写着的十个生字正确地念出来,这个小男生磕磕绊绊的把十个生字念完了,真糟糕,他念错了三个。念完以后,他等待着老师对他的批评,因为他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几乎没有得到过表扬。老师听他念完后,惊喜地说:“哎呦,这个小孩真了不起,十个生字居然读对了七个,为他鼓掌!”教室里掌声骤然响起。这个小男孩终于抬起头,张开了笑脸,因为他第一次得到老师的赞扬,后来这个小男孩喜欢语文了,喜欢看书了,作文也写好了,后来变成个小学语文老师,这个老师就是贾志敏本人。“好的语文老师能改变人的一生。”他说。

    他接着又讲了一个故事。三十年多前,有一个小学老师上公开课,听课的体育馆里面济济一堂,五百多人。他教的是《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这篇课文写得很感人,特别是总理去世以后不久,大家还是沉浸在怀念总理的悲愤的气氛当中。“天阴沉沉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群道上挤满了人,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怀着焦急而又耐心,等待着总理的灵车的到来。”写得很好。老师请一个小女生来念这篇课文,这个小女生念得好极了,全场鸦雀无声。而且好多女老师悄悄地掏出手绢,擦去腮边的泪水。

    念完了,老师也没说话,学生也没说话,不知在等待什么。这个语文老师走道这个小女生的跟前,对她说:“有纸巾吗?”小女生点点头说:“有啊。”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巾递给老师,老师说:“不,把脸凑到小女生的面前说,帮我擦去脸上的泪水,是被你感动的。”小女生把老师脸上的泪水擦掉以后,老师说:“给我,扔掉。”女生说:“不给行吗?”“为什么?”“我想保存它。”老师点点头,走开了。这个小女生后来喜欢上语文了,喜欢上朗诵了,考上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外国语大学,后来成为上海电视台第十四频道一个节目主持人,叫程荣。后来她感到上海的天地还太小,她走出国门,来到英国皇家电视台主持华语节目。这个学生叫程荣,这个老师就是贾志敏本人。

“语文老师能影响人啊。如果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一两位出色的语文老师,听其言,观其行,这个孩子的一生都会发生神奇的化学反应。” 贾志敏说:“当一个小学老师很光荣,但是当好一个小学老师,很艰难,要奋斗一辈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