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里的表情
(2013-06-10 16:56:27)
标签:
文化手机生活批评 |
电话里的表情
——电话使用手册
桂杰
之一:人在电话里是有表情的,一句冷漠的“干嘛”会把友好温暖以及交流的欲望拒之门外,而电话里慵懒倦怠的声音,会让你对这个人感到无趣甚至失去信心。我很想写一本书,题目就是《电话使用手册》或《你会打电话吗》?
之二:有一些工作人员联系采访或打电话,动辄就喊“你”或“亲”,让人听了觉得不舒服,我告诉一个90年的小该,见到我们这种“老人”,要喊一句老师,另外,还要提供新闻服务或能够把事情说清楚把地点弄清楚,不要无所顾忌,一问三不知。
之三:今天在高速上行走,一个学生给我先生打电话,在交费等候时说了几分钟后明确告知在高速路上,对方还不挂电话,絮叨多时。后,老父说:这孩子很自私,不为别人着想,如果知道对方在高速路上应该马上挂段!
之四:电话里要学会用“您”,对于年纪比自己小的人,如果表示尊敬也要用您。喜欢对人说“你”的容易惹人烦。
之五:重要的事情不要在电话里面说,见面。
之六:不要在电话里面表白喜欢对方,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说。
之七:不要随便摔电话。有一次,我和最好的朋友生气时把电话啪的摔掉,好友该怎样对我?不理不睬,还是打电话来道歉,还是打电话来继续吵架。——都不是,好友打电话来了,我接他挂断,我再接,他再断。。。。。连续三次,再打进来的时候,我们都笑了。“我已经报复完了。”他说。
之八:晚上聚会回家,若和长辈告别,到家后一定要发个短信报平安。过年过节回家,返回时,安全抵达后要给父母电话,安抚二老思念之情。
之九:深更半夜,如果没有特殊关系一般不要电话骚扰别人,除非神经病!
之十:开会、看话剧演出关手机是基本礼仪,连这都不懂,直接上去骂!
之十一:公共汽车上、地铁里不要大声讲电话讲业务讲隐私,没素质,见到这种人,真想过去骂!
之十二:过年过节收到群发短信一律不回,群发短信等于信骚扰,谁发谁无聊,招恨!
之十三:开车不要用手拨打电话,开车打电话等于酒驾。
之十四:拜托!吃饭的时候不要玩儿手机刷微博,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不要玩儿手机刷微博,上床睡觉的时候不要玩儿手机刷微博。
之十五:与男士通话,女士的声音不要过于妩媚,要适度职业化,不要一副冷冷的样子,像刚被上司骂过。
之十六:发短信要学会署名。
之十七:发短信要简短。
之十八:不要长时间沉迷微信聊天。
之十九:手机里不要保存各种隐私视频,有的手机删除之后也不保险。
之二十:不要在手机联系人中写“爸爸”“妈妈”“老公”“老婆”,若手机丢失落到坏人手中容易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