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真正把学生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2011-10-12 06:33:52)
标签:

叶志平

汶川地震

教育

教学

文化

他真正把学生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桂杰

     谈到“史上最牛校长”,四川安县中学的高二学生刘昱伶最难忘记的是汶川5·18大地震中后,叶志平回到桑枣中学后的那一幕。当天,从外地匆匆赶回来的叶校长满脸是汗,满眼焦急,未进校门就大声询问:“怎么样?怎么样?”听说全校师生只用1分36秒都成功撤离时,他激动得像孩子一样哭了起来。随后,他站在大门口对慌慌张张前来寻找孩子家长们大声喊:“大家不要乱,我们学校师生无一伤亡,你们挨个登记领走孩子吧!”
    叶志平的妻子王关莉至今难以忘却的是他6月27日去世时的一个镜头。当天,当她走进监护室趴在他耳边,将桑枣中学中考成绩第16次获得全县第一的消息告诉他时,她见看到叶志平的眼角滚下来一滴眼泪。“我以为他要醒过来了,可是,他却永远地离开了。我想,他的最后一滴眼泪,是为桑枣中学的荣誉而流的,是为他在这个世上所有爱他和他爱的人而流的!”
    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副校长林强曾经是叶校长教过的学生。他说,这么多年来,叶校长所致力的就是办一所让父老乡亲满意放心的学校。叶志平曾经说:“我梦想中的学校,首先是一个安全的学校。当校长的,头脑中必须永远绷紧一根弦,就是绝不能出安全事故!孩子们是否健康安全,是所有家长最为关心的!”
    八十年代桑枣中学盖教学楼顶时候,设计标准低,换了好几个工程队,三四年才盖起来,1700平方米,才花了17万,勉强投入使用。走廊的柱子,粗细不匀,似方似圆,楼道40米的栏杆轻轻一摇就会大幅晃动。叶校长当教导主任的时候,经常站在楼下喊上面的学生要小心栏杆。他当校长后,把危楼加固改造作为首要任务。当时,老师们有不同意见,一些教职员工抱怨说:“咱们乡村学校争取点资金不容易,都用在修楼上,其他方面就难以改善了。”叶校长深情地对大家说:“其它方面差一点不涉及师生的生命安全,教学楼不牢固人命关天。危楼一天不改造,我就心里不踏实。咱们学校穷,一次拿几十万维修不可能,那就愚公移山,每次争取个几万元,改一处,是一处,总有一天会把它改造成牢固的安全堡垒!”
    林强还记得,当时,叶校长买了许多建筑书籍,经常带着铁锤、钢尺等工具,对教学楼边边角角进行检查,把问题一笔笔记下来。1996年暑假,他带着几个物理老师,冒着酷暑,自己动手把学校的电线全部更换了。1997年,他争取到一笔钱,把摇摇欲坠的厕所拆掉,在宽阔的地方重建。那几年,学校每一笔开支都精打细算,节省下来的钱都用在加固楼板和柱子上。钱不够,就发动老师自己动手干,重新灌注混凝土,坚持把每根37厘米的立柱加粗到50厘米。“就这样,老师们连续三年的暑假都没休息,投入了40万,终于把这座教学楼加固好了。”汶川特大地震中,学校周围的许多楼房受损严重,而当年那栋加固过的教学实验楼却经受住了考验。
    叶志平经常对教职员工讲:“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是信任我们能让孩子有更大的发展。如果我们办不到,就对不起父老乡亲对我们的希望!”
    刘昱伶还记得她在桑枣中学读书的事儿。刚老学校时,学校给每人发了一本安全小册子,让学生必须背下来。当时,学校经常组织搞疏散演练,还要评比。每个班都有疏散路线。每个教室前4排从前门撤,后4排从后门撤,要求二三楼跑快一点、四五楼慢一点,每个人要熟悉自已的线路和跑位。老师在楼梯拐角处守护,校领导在操场掐秒表计时。
    “刚开始,新生们觉得演练好玩儿,嘻嘻哈哈拉着手跑。叶校长发现后,狠狠地批评了我们。后来我发现,叶校长最爱讲安全问题,还请消防队和派出所的叔叔给我们讲安全,搞模拟训练。”在刘昱伶的印象中,一说到安全,平时和蔼可亲的他,会变得特别严厉,嗓门也大了许多。这让学生们不敢掉以轻心。“幸亏有了平时的严格训练,在汶川特大地震中我们才成功地逃离了死神。”
    2010年中考前,叶校长对学生们说:“大地震没有把我们教学质量震垮!条件那么艰苦的08、09级学生,都拿了全县第一,我相信你们今年一样也会很棒。”当年,桑枣中学中考果然又拿到了全县第一!
    地震后,学校重建初期,叶志平多次好赵迎春在规划现场和沙盘前讨论施工方案。他说:“我心中的学校是安全牢固、简洁实用、节能环保的学校,我不追求奢华,而是希望教学的大楼牢牢的,门前的道路宽宽的。”
    他前后3次设计校园新貌,分别设计了90亩和60亩的重建效果图,每一次都在图纸上添加了一些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校园设施:运动场、音体美功能用房、实验室、阶梯教室,甚至连食堂厨房的条件都考虑得非常细致。他说:“这是我一生中期盼的最重要作品,一定要在这片土地上把这幅画画好”。
    那时候的叶志平每天都要戴着安全帽,穿着长筒靴,往工地跑。他还给辽宁援建方写了一封信,郑重提出建议:学生宿舍楼、教学楼最高4层,走廊应该能一眼望穿,不要像迷宫,每个学生的座位距离楼梯不超出20米;走廊和楼梯都要比原设计再加宽一些;栏杆得全用实心的,学生娃再顽皮都撞不断;所有的办公室和教室都搞成水泥地,瓷砖虽然美观但是容易滑倒;所有教室和宿舍都用木门,紧急情况下可以一脚踹开;楼房外墙不用瓷砖用涂料,防止瓷砖掉下砸人。这些充满了人性化的点子让建成后的桑枣中学成为了地震灾区最特殊的防灾样板。
     2010年1月17日,桑枣中学成为全县第一个告别板房搬进新校舍的学校。那天下午,师生们都回家了,赵迎春却在无意见看到叶志平一个人把新学校每个角落都走了一遍又一遍,“那一刻,我没有打扰他。他对新学校投入的精力,对新学校的热爱,对学校师生的真情,让我们这些援建者发自内心的感动和敬佩!”赵迎春说。
    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卸任前后曾经四次在他所主持的节目中采访过叶志平,并向社会不遗余力宣扬叶志平的精神。他说:“叶志平用行动真正践行了生命第一这个观点,更践行了‘生命不保,谈何教育’的教育观念,他真正把学生的生命放到了第一位。这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的难。这也是我对他表达无可附加的敬意的唯一理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