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房者可想想北大老校长

(2011-02-16 21:57:08)
标签:

蔡元培

北大

房价

房子

杂谈

无房者可想想北大老校长
桂杰

    今天从北京通州转辗乘坐地铁到上地拜访黄鹤、曹明秀夫妇,他们二人目前创立的“绿色心之光”致力于为农村妇女提供就业的机会。他们二人都是高学历。黄鹤是清华大学的博士,曹明秀是北京大学的博士,后又做了博士后,目前,他们把心全部扑在了事业上,辛辛苦苦做事业,创业几年还在租房住。
    “我们现在没有住房,钱都用于投入公司的运营上了,我们的公司定位是非赢利组织。”谈到此处,两个人很坦然。
    如今,曹明秀已经有了六个月的身孕。黄鹤说,北京房价很高,想到房子,他们也曾经有过难过的时刻,但忽一日读到蔡元培(1868-1940)租房住的故事,内心一下子释然了很多。
    蔡元培先生出生于1868年1月11日,到1936年那年以虚岁计已届70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蔡先生的一些好朋友和好学生想给他老人家做70岁大寿,祝福他老人家健康长寿!大家经过认真考量,反复讨论,最后商定,由大家集资购买或兴建一套房子作为寿礼。因为,蔡先生一直没有自家的住房,特别是到了晚年依然如故,还得租房子住。
    1928年8月,蔡先生在62岁的时候,举家离开北平南下,定居上海,至1937年11月,偕妻携子离开上海南下,避难香港,前后九年之间,在上海先后租房竟然多达五次:慕尔呜路升平街243号、极司非尔路49号、静安寺路静安别墅54号、愚园路884号、海格路175号。几乎是过一年多点时间,就得搬一次家,总是寄人篱下。搬一次家,是相当麻烦的事,常搬家,显然不利于老人的身心。
    为了送出寿礼,朋友们给蔡老联合写了一封信。
   “孑民先生(蔡元培的字,作者注):
    我们都是平日最敬爱先生的人,知道明年一月十四日(误,是十一日——引者注),是先生七十岁的寿辰,我们都想准备一点贺礼,略表我们敬爱的微意。我们觉得我们要送一件礼物给一位师友,必须选他所最缺少的东西。我们知道先生为国家,为学术,劳瘁了一生,至今还没有一所房屋,所以不但全家租人家的房子住,就是书籍,也还分散在北平、南京、上海、杭州各地,没有一千归垅庋藏的地方。因此我们商定这回献给先生的寿礼,是先生此时最缺少的一所可以住家藏书的房屋——各地的响应,已超过了我们当初的期望。
    现在我们很恭敬的把一点微薄的礼物献给先生;很诚恳的盼望先生接受我们这一点诚意!我们希望先生把这所大家献奉的房屋,用作颐养、著作的地方;同时也可看作社会的一座公共纪念坊,因为这是几百个公民用来纪念他们最敬爱的一个公民的。我们还希望先生的子孙和我们的子孙,都知道社会对于一位终身尽忠于国家和文化而不及其私的公民,是不会忘记的。
    我们很诚心的祝
    先生的健康!
    和先生一家的健康!

    蒋梦麟 胡 适 王星拱
    丁燮林 赵 畸 罗家伦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九月七日”(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53-254页)
    蔡先生面对大家的盛情与重礼,感觉到受之有愧和却之不恭的两难,所以反复考虑了三四个月后才选择了接受,延迟到自己七十岁生日快到的1936年1月1日才写了回信:
    “接二十四年九月七日惠函,拜读以后,惭悚得狠!诸君子以元培年近七十,还设有一所可以住家藏书的房屋,特以合力新建房屋相赠。元培固没有送穷的能力,但诸君子也不是席丰履厚的一流:伯夷筑室,供陈仲子居住,仲子怎么敢当呢?诸君子的用意,在对于一个终身尽忠于国家和文化而不及其私的公民,作一种纪念,抽象的讲起来,这种对于公尔忘私的奖励,在元培也是极端赞成的。但现在竟以这种奖励加诸元培,在元培能居之不疑么?但使元培以未能自信的缘故,而决然谢绝,使诸君子善善从长的美意无所藉以表见,不但难逃矫情的责备,而且于赞成奖励之本意,也不免有点冲突。元培现愿为商君时代的徙木者,为燕昭王时代的骏骨,谨拜领诸君子的厚赐,誓以余年,益尽力于对国家对文化的义务;并勉励子孙,永永铭感,且勉为公尔忘私的人物,以报答诸君子的厚意。谨此申谢。”(转引自周天度:《蔡元培传》,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9页)
    北大老校长不买房子,也许和乱世有关,也许和收入有关,但没有住房并不影响他人格的高大,也不影响他作为学者的特立独行和受人尊重。目前的年轻人动不动就标榜自己是“房奴”,动不动就为房子而大伤元气,不妨可向蔡元培学一学,开创事业,拥有幸福生活,无房又如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