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百字书
(2011-02-10 22:22:54)
标签:
文化 |
回乡百字书
桂杰
(一)寒冷
南方冬天的那种冷,像北方入冬之后没有给暖气时的样子,不是那种刺骨的冷,尚且能够忍受;也没有凛冽的风,屋内和屋外基本上是一个温度。
睡觉的时候,一家三口挤在一张又厚又大的被子下面,穿着毛衣、秋裤,不愿动弹一下。共同挤在被窝里,在我看来格外温馨与幸福,不但不抱怨寒冷,还对旁边深感不习惯的他感慨“甜蜜”。然而,不甜蜜的事情还是来了,铁头在第二天晚上居然尿床了。天太冷了,他不愿意下床撒尿。对于我们来说,这可是一场洪水啊。“不能撒尿到身上,要不我们的被窝就成冰窟了。”在床上铺了隔尿垫给他换好衣服之后,我提溜着他的耳朵说。
这带着骚味儿、潮味儿、冷空气的清凉味儿和新鲜棉花味道混合在一起的气味成了今年春节的味道,挥之不去。
(二)胆小的鸡
回老家过年,桌上的珍馐美味就是土鸡土鸭,那香喷喷、冒着热气的鸡汤是铁头的最爱,五岁的小子看杀鸡居然不怕,还觉得很开心,小的时候,看到鸡被杀,他总是说小鸡睡着了,等到大了,已经明白生死的意义,开始成了旁观者。
家里有一只鸡胆子特别小,一看到家里来人,就赶紧跑到山里去,生怕自己被杀了。那是一只下蛋的母鸡,很聪明,嫂子找不到它,就手下留情,因此,那只鸡一直活到我们离开湖南。
临走的时候,铁头对那只鸡还念念不忘,嘱咐大娘说:“千万别杀那只胆小的鸡啊!下次回来,还要和它玩儿呢!”
(三)拜祖
在湖南老家过年,一进楼门口,对着正门的厅堂上摆着家里去世的先人的照片,是铁头没有见过面的太太和太爷,两个老人在高堂之上,目光慈祥的微笑着,看着我们忙碌的身影。
三十中午的那顿饭开放之前,全家人先是把饭菜摆在香案前,烧纸,鞠躬,等先人享用之后,我们才开始聚餐。一种很庄重也很传统的形式,小小的铁头从两岁那年回来过年就懂得规规矩矩给先人鞠躬了。
初一早上,我们一家又爬上村南边的竹子山上,给先人扫墓。山路滑,还有点陡峭,爬上去,一身汗。三叔负责祷告了,把来的人逐一做了介绍。说到我的时候,先是夸了我孝顺、贤淑之类的话之后,又说:“桂杰从北京来,很少挪山,今天好不容易才爬上来,您老人家可要保佑她啊,保佑她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拜祖需要虔诚,爬山就属于虔诚的一种。
(四)姥姥
每年回家都要去看小黑的姥姥。姥姥今年89岁了,头发全白了,牙齿也落了很多,眼睛白内障,看人是模糊的,耳朵一度也听不见。但姥姥心里亮堂,我的声音,我的名字,她记得很清楚。
每次到姥姥家,她总是给我准备很多东西,晒好的干鱼、土鸡蛋、花生、腊肉等等,凡是她眼里的好东西,都要留给我。这次带着铁头来拜年,她又给了我一大包东西,居然有一包棒棒糖,五十根左右,很不错的牌子,看来是早有准备。还给了我一包大杏仁。我很麻利地把姥姥给我东西塞到书包里,一点见外的意思也没有,姥姥真高兴啊。
我给姥姥包了一个大红包,里面有几千块钱。她特别高兴,对我说:“桂杰,谢谢你啊,总是惦记我,祝愿你越花越有,人财两旺,步步高升!”我亲她的脸,用随身携带的指甲刀帮她把指甲给修剪好。回到家,有点后悔,姥姥的脚忘给洗了,想必脚指甲也一定很长了吧!
(五)短信
我其实真的不希望被泛滥的短信打扰,也不愿用短信打扰别人,因此主动发出的短信只有那么几个,都是给了心中最亲近的人。
在收到的短信中有一条短信是我的一位好友也是一位领导发来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想念你们……”朴素的几句话让我几乎热泪盈眶。在湖南老家,也不能躲开短信的追逐,那些不发短信的好友,我同样惦记你们,祝福你们,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