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标点符号盲”越来越多

(2009-06-25 16:38:14)
标签:

语文

文字

标点

杂谈

“标点符号盲”越来越多

桂杰

 

我身边的很多老师和长辈都是搞文字工作的,十分讲究标点符号的用法。我的作家父亲本职工作是编辑,对于标点的讲究几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上大学的时候,我给他写的家信,他在回信的时候总是会一一列出我上一封信中的错字、别字、标点使用不当之处,甚至指出我文中遣词造句的不妥。我当时觉得父亲太不给面子,还一度有些怨言。“必须通过这种严格的训练,才能培养你严谨的作风!”电话中,父亲谆谆教诲我。他说:“试想,你前去求职,写的求职信满纸错字,标点符号都不会使用,会给别人留下怎样的印象?”

还有隔壁老王是一家企业的老总,他对助手文字水平的质疑也是从标点符号开始的。“我最恨一逗到底的人,根本就不会断句,逗逗逗逗,最后给你一个句号,逗逗逗逗,最后来个叹号!小学就没有学好语文。”为了标点和错字,老王对助手大为光火,几次坚决要求换人。幸亏秘书不笨,当即痛改前非,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开始注意起来,而且写好文件之后尽量多看几遍,以免出现错字。老王出差的时候,让秘书代拟一个文件,仍然觉得很不放心,短信叮嘱说:“拜托你,千万别有错字,还有标点符号!要不丢人啊!”秘书为此觉得特别不好意思,他说:“我以前从来没有认识到标准符号的重要性!”

    我不知道标点符号是谁是哪个国家发明出来的,但是标点符号的确是这个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够正确掌握和巧妙使用标点符号,有时还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同样一句话,标点不同,意思有时候会大相径庭。如“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标点换个地方,就变成了“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有关标点符号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二十多年前,通讯工具还不发达的年代,一位男青年给自己心爱的姑娘写了一封求爱信,信发出几天后,迟迟不见回音。情急之中,他又发出了一封信,信中没有任何文字,只

有一个大大的“?”,几天后,姑娘的信来了,拆开一看,上面也是一个字没有,只有一个大大的“!”,小伙子当即笑了出来,一桩美事成了!我的一位朋友是位散文家,他特别钟爱的标点符号是省略号,在文章的最后他常常是用省略号做结尾,他总是意味深长地说,给别人一些思索的余地。

    随着电子工具的普及,尤其是手机和电脑的普及,我觉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变成了“标点符号盲”。我们单位新来的一个实习生,写东西文笔很老道,干活也比较能吃苦,给很多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但是就有一条,她不怎么会用标点。在引用一个人完整的一段发言时,他总是把句号写在反引号之后,而正确的用法应该是在反引号里面。反正,不管是叹号、句号、还是问号,只要是某人的直接引语通通会被他放到反引号的外面,让编辑老师看稿的时候叫苦不迭。“语文基本功差一些”成了编辑对她的评价。还有我认识的一些年轻人,基本上在发短信的时候不会用标点符号,要么是用“.”代替“。”要么是用各种有动漫效果的表情符号代替标点符号,作为新生代,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不“标准”的网络表达方式。韩国的一位畅销书女作家,在她出版的图书当中竟然也使用了很多表情符号代替标点,比如用:—)表示高兴,用:—(表示沮丧,还有其他很多网络上常用的表情符号,据说这本书在年轻人当中得到了共鸣,大受欢迎,很多人甚至以她的表达方式为学习对象。

看到这样的出版物,我常常在想,也许在未来的网络写作中,标点符号会被这种很网络的表现方式取代,形成更符合现代年轻人的表现手法。但是,毋庸置疑,目前的行政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起草或者拟定各类文件的时候,还是十分讲究标点符号的规范化使用,一个人也许就是因为连标点符号都用不好这个小缺点,而在求职的时候失去机会。另外,标点符号和字词的准确使用代表着一种严谨,代表着一种做事风格,当你看到一篇满纸错字、标点乱用的文件,很多时候,内心就会气不打一处来 ,就会很自然的质疑这个人的办事水平。

标点符号是小,但因此而丢掉饭碗或者在求职的时候丢分可就是大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