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只漏斗,细沙缓缓流下,生命慢慢流淌,但沙子落下的速度毕竟缓慢,不至让人惶恐不安,倒是一条微博将人生时光折算得干净利落,看得人感触良多——
假设一个人寿命为60岁,那么他总共有21900天。其中睡20年,吃饭6年,穿衣梳洗5年……最后只剩下8年多的时间,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我们总是能在电影里看到“活出自己”的主题,比如,前段时间影院热播的《三傻大闹宝莱坞》,教导我们不要被无情的现实桎梏。但很多人感叹,电影毕竟是电影,如果为了活出自己连饭都吃不饱,那是否活得过于蒙太奇了?
直到一条“香港80后夫妻辞职环游世界
20万走遍37国”的消息铺天盖地地袭来,真实版活出自己的故事再次触动人们的神经。
这回,有那么多人说了同一句话:“多希望自己有放下一切,说走就走,追逐梦想的勇气。”
人生计算器帮你看透生命
《三傻大闹宝莱坞》讲述梦想
我们一天一天地过日子,却很少实实在在地数数字。
如果看到有一部人生计算器把我们的分秒时光精确到点滴,你是不是会张大嘴巴,感叹一声:“真正属于我的时光原来只有这么一点点。”
假如一个人的寿命为60岁,那么他总共有21900天。一生时间的用途分别为:睡20年(7300天);吃饭6年(2190天);穿衣和梳洗5年(1825天);生病3年(1095天);打电话1年(365天);照镜子70天;抹鼻涕10天。工作16年,最后只剩下3205天,即8年又285天,能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
8年又285天,折算一下,只是一个小学加初中而已,想想那飞逝的孩提时代,你是不是觉得,能让自己活出精彩的时间,太有限了?
不要试图砸烂这部帮你提前看透生命的人生计算器,尽管,它确实很无情冷漠地把你直接丢入了残酷的现实。
《三傻大闹宝莱坞》讲述梦想
做真正想做的事情,说起来永远比做起来容易千百倍。于是,便有了很多励志电影,比如,《三傻大闹宝莱坞》。
片子讲述了三个好兄弟的故事:一个缺乏勇气,一个背弃理想,而另一个仅仅是位富家子弟的替身。
兰彻算得上是一个精英,不在乎功名利禄,不喜欢填鸭式的教育,明确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法涵喜欢摄影,却读了机械工程,因为他的父亲要让他当工程师,并且引以为傲。
莱俱出身贫困家庭,姐姐的嫁妆,瘫痪的父亲给了他巨大压力,使他缺乏勇气面对未来,甚至选择过轻生。
三个年轻人嬉闹抵抗印度填鸭式的教育,过程艰辛起伏,被打压过,被摧残过,有过动摇,有过争执,但三人学会了为梦想坚强坚持,同时教会了一个固守陈规的校长,什么叫做理想。
网上有很多影评,借由《三傻大闹宝莱坞》感叹人生:读书被名次牵绊着,工作被功利牵绊着,我们大多数人就像电影里的法涵和莱俱一样,因为家人的期望,因为家庭的压力,因为社会的各种舆论,做着各种我们不愿意做的事,做着做着就忘记了最初的梦想。
香港80后夫妻辞职环游世界
看过太多的励志电影依然无动于衷,那是因为,人们总会对自己说,拜托,那只是电影。就像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三傻大闹宝莱坞》之所以能成为喜剧,是因为同样的反抗放在现实里几乎都以失败告终。
然而,不久前的一篇新闻报道,让很多人的内心为梦想两字蠢蠢欲动。
香港一对80后夫妇Glenn与妻子梁霏,原本在跨国大型银行的加拿大分部工作,生活安定。为了在30岁前完成环游世界的梦想,毅然辞去工作,去年背起背囊,以墨西哥作为第一站,走遍中南美洲、东欧、中东、中亚近40个国家,以20万港元积蓄玩足10个月。为了节省开支,他们放弃搭飞机,宁愿坐两日巴士,不住酒店,投靠素未谋面的当地人,过程既辛苦亦有乐趣。
人生不妨学会拆解梦想
有关梦想和遗憾,还有一个热帖,是去年发布在Facebook、twitter上的,Bronnie
Ware是一名专门照顾临终病人的护士,她概括出临终病人最后悔的5件事,其中一条是:我希望我当初有勇气过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别人希望我过的生活。
这似乎又是要为梦想而活的印证,似乎在警示我们,人生要有梦想,而不是向现实妥协。
很多人感慨:“多希望自己有放下一切,说走就走,追逐梦想的勇气。”
然而,真正放下一切,说走就走,我们又有多大的胜算,不败给现实?
实现梦想并非易事,那么,不妨拆解梦想。
把远大的理想化解成能一步步实现的人生规划,给自己一个时间表,一步一步踏实地走,既不会走上脱离现实的极端,也并非受现实桎梏原地不动。有渐渐上升的人生轨迹,伴随追逐梦想的异彩心情,8年又285天,似乎也完全够用。
还有,别忘了临终病人最后悔的5件事中的最后一条:“我希望当初我能让自己活得开心点。”
如果你不是绝缘体或是独身侠,你只是一个有着传统家庭情结的中国人,那么,想想自己的开心点究竟在哪,父母亲人的微笑如果在你心里分量重于一切,那么好高骛远的梦想,似乎也可以搁置一边。
如果说人生计算器一定要给我们一番领悟,一句话最适合:“珍惜大好时光”,无论这份时光,你是用于追逐了梦想,还是尽享世间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