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奔忙,行走在就要迎接高考的学生、老师们中间,南开中学高三某班后黑板上一句:“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把我带回了我1996年的高三……谨以此文,这迟到了些时的文字,作为我曾走过高三的纪念,并送给所有即将高考走向锦绣象牙塔之门的学子们!
突然想,2012的末日预言,可以作为一个送给高三孩子们的礼物,2012年6月过了高考那两天,考生孩子们的末日这一页也就过去了——崭新的太阳、全新的人生旅、幸福的大道就是经历过6月7、8日这考生的末日后,他们得到的最珍贵的一份人生礼物:亲爱的考生、可敬的老师、可亲的家长们,2012年的这个6月,幸运的我曾与你们同行!祝愿天下高考考生行如所愿,考入理想大学!
今日起,距离高考还有30天,考生已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家有考生的,现在大都已进入了终极备考状态,并寻找一种最具“性价比”的复习方法——高效利用每一分钟,不浪费不必要的精力,同时获得最大的考分回报,成了所有考生和家长思考的问题。
高考复习进入最关键的冲刺阶段,考生也迎来了“提分黄金期”。一项针对高考复习的调查显示,40%以上的学生通过最后一个月的强化训练取得了明显效果且有不少提分空间。那么,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自己目前的复习方向是否正确?今日起,“渤海教育”将陆续邀请高考“过来人”、名校高三优秀学子以及名师专家为考生“把脉”,并就如何复习开出“良方”。
“过来人”谈高考冲刺秘诀
●考前一个月反复做“错题”
记者走访几位2011年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发现,他们都是“一般模拟考试总是在年级50名左右”,平时成绩也都属于“徘徊在重点大学门口的那类学生”,在追忆高考前一个月的“临考往事”时又有很多共同点。
查缺查漏是考前一个月必须要做的重要复习环节。他们共同都有个习惯,比较重要的科目都有记错本。即使是一些没有做错的题目,只要觉得有代表性,也会放到那个本子里去。这个本子平时不会花太多时间看,临考前一定要看。因为一个人平时犯过的错误,他有50%的几率会再犯。
到考前一个星期左右,就不要强迫自己记忆一些难度比较大、比较容易混的东西。即使是临阵磨枪,也只要磨最常用、最拿手的“枪”。同时可以做一些小题目和容易的题目,使心情平静并巩固概念。
考试前要做一些常规的题目,复习一些主要定理的变化类型,可以举一反三,对于自己有把握的题目,要确定到时一定会拿分。千万不要花很大的精力去猜题,因为首先不太可能猜中,其次会导致紧张忧虑情绪。
●我是怎样赢得高考的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工程专业李必晗(2011年高考物理118分、理科总分655分):高考前总结做过几套历年物理高考试卷发现,力与电占有85%的内容,其余的15%即是需要记忆的散碎知识点。如“力”的题型一般分为三大类: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公式;动能定理;动量守恒。考生们应该明白”力”学始终有一套方法可以延伸到“电”,“电”实质上是变化了的“力”学。
南开大学商学院国际会计专业徐文锐(2011年高考理科总分646分):数学在复习中很得力的一个方法就是注意“错题”,即重点复习曾做错的题,从中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高考前统一整理月考、模拟考试等高考模拟题,着重复习错题反映的相应知识点,以保证错过的题不再错。
南开大学商学院图书档案学专业侯振伟:文综考的是一个人的文科基本功和解题应试能力,虽然近几年的语文考题也是越出越新颖灵活,但事实上所有的知识点都要回归课本,所以扎实基础非常重要,只有做到笃实基础,才能融会贯通以不变应万变。
优秀学子独家应考“秘笈”
南开中学王宇麒(高三理科年级平均第一名):高考前一个月重要复习知识点的细化和解题过程中的细致程度。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相应练一些难题,但无论成绩好坏,考生在现有时间内都一定要跟着老师总复习的思路走。以化学和生物的复习为例,由于知识点相对较散,可以筛选以往做过的题,通过一题所考的知识点回到课本复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同时,不要忽视一题所考的知识点引申出容易遗漏的知识点,做到细致全面。这两科由于知识点较散,一定要在考前整体看书,并在做题时,一题相关的一些细小知识点需要全面掌握。
南开中学于鸿升(高三理科成绩年级前十名):数学和物理是可以贯穿复习的,两科各类题型基本上覆盖了大面积知识点,应根据不同题型来复习知识点。
南开中学梁思寒(学生会主席):虽然语文的基础是点滴积累出来的,但仍可通过复习做过的题总结知识点的规律性,在短时间内使解题能力有所提高。作文在最后的训练中,要仔细分析所给材料和内容信息,同时明确文体,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
南开中学穆唯雅(高三文科年级平均第一名):英语复习应该将考纲上的题再细致复习一遍,多做套题培养答题状态,通过答题练习体会各类题型的解题时间,再根据自己情况做好分配。历史要按照时间阶段记忆具体事件,并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等史实进行复习,重点注意其中的细节掌握和事件联系。地理应该将知识点放在区域背景下考虑,不同区域可在同一问题上进行对比。
南开中学张红叶(高三文科成绩年级名列前茅):政治经济学应该将常用理论观点掌握熟,结合时事关注现实中发生的问题。时事热点中反映出的政治经济文化问题又可回到书本中反映出不同知识点。所以政治的复习既要在考前认真看书,又要留意当前时事热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复习三种常见病 名师“把脉”诊疗
随着高考复习的深入,影响考生成绩提高的弊病也逐渐暴露出来。新华中学德育处主任、数学名师张延江针对三种考生中常见的学习“症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症状1
泡在题海中不能自拔
表现:许多同学漫无目的地做题,做得麻木了,效果也就差了。大量做题后,巩固了或默认了某种不正确的认识,反而有害无益。
解药:《考试说明》明确提出,注重基础,考查能力。只有基础知识了如指掌,深刻理解了,做题才是有效的。要多做些基础题,但基础题一定要强调落实,动笔写出,特别要注意规范的表述。
张老师提醒,距离高考仅一个月,考生们都应将复习课本和《考试说明》摆在第一位。而不是花大量时间做题。因为前段时间大家埋首于题海中,自然把课本抛在一边,现在该是拿起课本进行一遍总复习的时候了,只有将教材和《考试说明》学熟弄通才能在千变万化的高考试题中游刃有余。
症状2
屡犯旧错 成绩难提高
表现: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不少同学没有从错题中总结经验,没有找出犯错的根本原因,而是一味认为自己没有记住。
解药:认清这些错误的产生是因为错误思维造成的。
张老师表示,整理错题,将之归类一一攻克,并举一反三,是迅速提高解题技巧和各科成绩的关键。他建议考生,可以一边整理曾做错的题,一边回顾该题相关知识点上的内容及其引申知识点,查漏补缺、防危杜渐。
张老师提醒,错题攻坚时要注意,回顾错题不仅是要知道正确答案,重要的是弄懂弄通该题所考知识点,需要弥补的知识点上的弱势一定要弥补,通过总结整理出自己易丢分的部分,这部分中能争取到的分数一定要努力争取到。
症状3
捡“芝麻”还没抓住“西瓜”
表现:有些同学希望各个学科、各个知识点面面俱到地学,最终的结果却是样样都想抓,样样抓不牢。
解药:一方面要注意重点学科的学习,差的学科上升空间大,应予以重视。要理清学科内的重点内容,进行强化训练,力争触类旁通,形成能力。再一方面,各个知识板块中的重点内容,要能够在知识梳理过程中,有所把握,高质量地练几道,不贪多,只求精,精益求精。
张老师建议考生,对于优势学科不能因成绩一贯较好而放弃复习,也不能因弱势学科成绩较差而投入全部精力,忽视其他一些可能提高成绩的学科。
张老师表示,当下进行综合系统的复习时间已不充分,但利用好这段时间对于高考考出好成绩十分重要。考生首先要跟着各科老师的思路走,抓住自己各科中有明显缺陷的知识点,每天每一科设定时间做一定量的典型题,配合问题再复习一些相关知识点,即是省时高效的好办法。
“补”好心理 轻松高考
考生考前的心态调整是备考的关键。南开中学高三学年组组长、化学名师徐金波总结出的应对高考理想心态是:以适度压力投入到复习和考试中,科学安排复习时间以较佳精神状态应试解题。
考前心慌可通过活动和交流释放
适度的心理压力对于考生的复习和应试是有好处的,但如压力过大则会将考生压垮。徐老师建议,考生们在复习前可以整理一下身边的课本、文具,稍稍静下心来,想想接下来的规划,便可逐渐提高复习时的注意力。每复习两个小时左右,可以到街心公园散散步跑跑步、望望天、听听音乐、哼哼歌……做点自己喜欢的轻松的活动,能将心理上的压力转化为躯体能量释放出去。如不方便到外活动,即使在原地闭目养神、伸伸懒腰、活动一下颈部腰部、伸伸腿脚等都可以适度减轻一下情绪和身体上的紧张。
如果实在感到紧张无法复习,可以找几位同学闲谈几句,交流一下各自的复习方法和复习经验,在互动中寻求乐趣并使复习效率倍增。
按高考当日时间调整应试状态
一些考生觉得已到高考冲刺阶段,时间由自己安排,就容易随心所欲,如一些考生让自己趁午休间隙小睡一会儿。徐老师表示,高考当日的开考时间为上午9时、下午15时,如有午睡习惯,则很容易在高考当日下午考试时间习惯性地犯困或疲劳,影响答题状态。
徐老师建议,考生从现在就要开始按照两个高考时间段来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和精神状态,每天保持兴奋地应试解题状态,即解题时间的长短和中间休息时间的安排应与高考当天的应试时间保持一致。对于没有经过高考的学生来说高考似乎显得艰难,对此徐老师认为,考生如果把考试当做自我表现的机会,情绪就会很不一样,带着这样的心态很有可能超常发挥取得比平时更好的成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