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女性如何突出重围
《联合国青年技术培训》杂志记者
李美玉
这个群体,有很大一部分依然在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她们不争名利,只为生计;这个群体,善良得让人感动,只懂付出,不计回报;这个群体,用行动诠释了勤劳、纯朴这些美丽的字眼。她们就是广大的农村妇女,无论哪个国家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随着女性权利的觉醒,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女性开始争取自己的权利,而大部分农村妇女却依然在埋头苦干,与世无争。有谁关注过她们的生存状态?有谁关注过她们的生存困境?又有谁关注过她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2012年2月27日至3月9日,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第56届会议在联合国总部纽约召开。本次会议由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联合食品和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以及世界粮食计划署共同主办,其主要议题就是“农村妇女与可持续性发展”。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国家项目经理汤竹丽女士认为,农村妇女和女孩占据了世界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对消除饥饿和贫困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她们在经济决策和政治决策中又经常被忽视,因此,进行一次以“农村妇女和可持续发展”为题的会议是大势所趋。
农村妇女,在困境中挣扎
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妇女生活在农村,据统计,印度农村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2.2%,柬埔寨农村人口占到总数的84.3%,中国的农村人口是总人口的50.32%,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国家的农村人口数都在日渐减少,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这个数字依然很高。
农村妇女的就业困难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却很少得到有效地解决。在一些地区,一部分接受过教育的农村女性不甘再过平庸的生活,开始主动改变生活,自己创办企业。据汤竹丽女士介绍,在农村,尽管43%的农业劳动力和12%的渔业劳动力都是由女性组成的,但是,女性想获得创业的资源非常难。以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为例,只有10%的小额农业贷款和5%的农业推广服务被提供给了女性,由此可见创业之艰。
女性争取参政权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17世纪中叶,就有过妇女争取参政权的活动。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又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女权运动,世界妇女参政运动随之兴起。如今,在这个始终以男性为主导的政治圈子里,女性们还在继续努力着,但这条路注定荆棘满布。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第56届会议适逢三八国际妇女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国际妇女节特别庆祝仪式上风趣地说,自他上任以来,他一直在数着女性大使和女性外交官的数目,几年来,这些数目一直在急剧地增长,女性领导力已然变强,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已经实现了和男性对等的参政权。尤其是农村女性的参政情况,更是不容乐观。汤竹丽女士介绍,在美国,只有18%的女性参政,在中国,全国人大代表中女性仅占22%,而在省市村镇中这一比例更低,仅占到2.7%。
根据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10年底,中国有留守妇女4800万,留守问题是伴随着中国移民大潮出现的突出现象。丈夫外出打工,这些留守的农村妇女不仅要负责一家老小的饮食起居,还要像个男人一样去战斗,打理家里家外的家务事,与此同时,她们还要承受长期的性压抑。2011年3月,在中国安徽,一个看起来老实巴交,在妻子和村民眼里还是个大孝子的农民被曝出,在17年的时间里竟然强奸了116名农村妇女,而这些受害者大多数都是留守妇女。在尊严和无知的驱使下,这些受害者大多选择了隐忍不说,让自己身心俱损。还有一位农民工,外出务工回家,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养了三年的孩子居然不是自己亲生的,这样的悲剧是任何人都难以承受的。
与留守妇女群体身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意图融入城市生活的农村妇女。她们凭借自己的冲劲和努力试图在偌大的城市中扎下脚跟。据统计,农村女性在城市所从事的职业多以餐饮、娱乐、发廊、休闲、环境卫生和家政等服务类职业为主,这些工作一方面非常辛苦,工作环境恶劣,劳动报酬低,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含量不高,导致竞争异常激烈。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农村妇女渐渐成了一个既不属于城市,又不属于农村的边缘化群体,被遗忘在了角落。在中国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收购废品的蒋阿姨对我们说,四年的时间里,她深刻地体会到了竞争的激烈。每天,她几乎都是从早到晚地守在废品摊前,如果哪一天她不在,地盘就有可能被别人抢走,而这样一个月下来,她所得的收入仅有1000元人民币左右。
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男性自杀率至少是女性的3倍,且城市自杀率要远远高于农村,但在斯里兰卡、中国等国家,情况却恰恰相反。在这些国家,不仅女性自杀率远高于男性,而且农村地区女性自杀率也高于城市,农村妇女自杀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性问题。
是什么让农村女性举步维艰
创业本艰难,更何况是农村女性创业。牵绊农村女性创业的第一个因素就是自身的能力问题。由于受教育程度相对较少,接触面窄,除了部分继承祖业的女性能够直接进入工作状态外,大部分农村女性即使有心创业,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此外,农村女性在创业的同时,还要扮演好媳妇、妻子、母亲和老板等多重角色,俗话说,自古忠孝难两全,这样的多重身份让农村女性创业者身心俱疲。还有,与男性企业家相比,女性企业家在融资方面也困难重重,更多的投资者愿意把资金投给男性创业者,而不是女性。
农村女性参政前景不容乐观。汤竹丽女士介绍说,在全球9.25亿长期饥饿的人口中,女性占到60%,而45%的农村女孩又会选择在18岁之前结婚生子。其次,在农村地区,由于男孩拥有优先的受教育权,许多女孩不得不待在家里,帮助母亲料理家务,从而失去了受教育权,这更不利于女性权利的觉醒。
游离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边缘人”是当下值得关注的群体。中国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谢丽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在这个群体中,离异的单身农村妇女占据多数,她们既无家庭的牵绊,又无处栖身,只好选择“边缘人”作为自己的归宿。在中国,特别是在农村,男权思想根深蒂固,夫妻双方一旦离异,从世俗上来讲,她会被自己的父母和婆家默认为自动脱离和婆家的所有关系,包括土地关系。由于土地不能买卖,双方一旦离异,女性就相当于是净身出户。如果离异女性执着于争取自己的那部分权益,甚至还会遭到自己父母的冷遇。
农村女性自杀问题由来已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每4分钟就有一名女性自杀,那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谢丽华理事长认为有这么几种可能。首先,从深层次上来说,这源于女性的地位低下。实际上,性别歧视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此前,美国《时代》周刊曾刊发过一篇调查男女同工不同酬的文章,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工资通常只是男性的77%。同工不同酬,加上所做的成绩得不到认可,导致女性的地位愈发卑微。其次,农村固有的婚嫁模式也是女性自杀的一个催化剂。通常,在发展中国家,女性一旦出嫁,亲戚朋友的联系就会逐渐减少,因此,一旦遇到困难或者家庭矛盾,她找不到倾诉者和支持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农药管理不善。据介绍,在农村自杀的人群中,有75%的人都是服用农药自杀的。当婆媳关系紧张,夫妻感情破裂,媳妇生了女孩被婆家歧视等问题出现时,一时的冲动很容易导致自杀事件的出现。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国家项目经理汤竹丽女士还认为,贫穷和家庭暴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她还向我们介绍,最初她刚到中国时是一名外教,后来,正是一些女性同事的家庭暴力问题让她意识到她需要为维护女人的权利做些什么。
如何让农村女性突出重围
归根结底,导致农村女性困境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地位低下。然而提高妇女地位是一项长期的战斗,需要多管齐下,让各项措施形成合力:
一是加强农村妇女经济赋权,主要是通过培训,让留守妇女或普通劳动妇女有一个发挥自己才能、发家致富的机会。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地区一场地震破坏了无数个家庭,事故后,为了给灾区的农村妇女提供帮助,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联合中国妇联开展了“通过养殖赋权地震灾区妇女”的项目,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地的妇女剩余劳动力问题。此外,还要给有创业意向的妇女提供小额贷款,截至2011年底,中国累计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556.42亿元,帮助众多有志女性敲开了生财之门。
二是为妇女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培训机会。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研究预测,如果农村妇女能够平等地享有教育、培训、土地、资金等权利,那么农业产量将可能增长4%,而长期饥饿的人口将减少1到1.5亿。十几年来,中国北京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一直在做着这方面的努力,截至目前,已经免费培训农村妇女近2000人,(数字有误,应约为15000人)涉及计算机技能、美容美发和缝纫机技术等多种领域,为广大农村妇女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渠道。
三是政府提供专门针对女性就业的财政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妇女就业项目的投入,例如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项目,绿色照明,绿色农业生产,水资源和卫生系统建设项目,这将为女性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同时也将节省更多的资源。
四是关注农村妇女的健康水平,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进一步普及法律知识。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日前在联合国第56次妇女地位委员会上称,在获得医疗服务方面,农村妇女处于特别不利的地位。农村地区孕妇死亡率之高依旧很惊人:每10万例存活产儿中就有640例母亲死亡,相比之下,城镇中只有447例。在世界各地区中,农村中熟练助产工和医疗人员数量远少于城镇,这种医疗资源的不均衡让农村女性的权益进一步受损。农村妇女自我保护意识差,遇到不顺心的问题更多的是选择极端方式,比如自杀,比如逃避,而普及法律、为她们提供倾诉渠道将有效地改善现状,为农村妇女健康地发展创造可能。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下农村妇女还面临着诸多问题,要使她们的权益得到维护,地位有所提高,就业途径进一步拓宽,教育和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