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银行家遭遇信任危机
(2011-03-10 19:09:54)
标签:
杂谈 |
分类: 转载 |
我曾像着了魔似的推崇过“小额贷款”扶贫模式,并带着5个县妇联主席不远万里亲自到孟加拉国考察过乡村银行,并两次有机会拜见因创办“穷人银行”而闻名世界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而且还身体力行在两个县做过“小额贷款”试验,结果以失败而告终。以至到现在,“小额贷款”已在全国上下开展得轰轰烈烈,我却始终抱着“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态度,不敢涉猎其中。但我还是格外关注尤努斯,格外关注给他带来荣誉和声誉的格莱米银行。所以当我从《女声》电子媒中看到这个消息时,还是有些不大不小的震惊。
3月2日,从孟加拉国传出消息:该国中央银行已将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乡村银行董事总经理尤努斯免职,但至今尤努斯并未真正去职,据说这他去留与否需要几个月才能定论。
尤努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探索小额贷款项目,于1983年创立专门发放小额贷款的乡村银行(或直译为格莱珉银行)。无须抵押和信用信用纪录,通过小组联合担保的方式,穷人也可获得小额贷款,从而有机会经营小型经济、实现脱贫和发展。这种贷款以妇女为主要放款对象,不但是因为她们守信用,也是因为她们比于男人更倾向于把收入用于家庭。至今乡村银行共向超过800万或900万人贷过款,其中绝大多数是妇女。在令穷人自助脱贫的同时,小额贷款被认为能实现发展援助项目“不可能的任务”:可持续运转甚至盈利。这一极富创新性的模式被推广到多个国家,甚至吸引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加盟,2006年,尤努斯和乡村银行一起因“从社会底层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努力”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乡村银行在创立时得到了孟加拉政府的注资,尽管现在政府的股份已下降到仅占4%,但仍拥有行政任免权。近年来尤努斯与政府的关系趋于紧张,他公开批评政治腐败,并曾一度成立政党试图涉足选举,客户就是他的影响力所在,而这被认为招致了政府的攻击和报复。
孟加拉中央银行强令尤努斯去职的理由是他年已71岁,早已超过60岁的法定退休年龄。戏剧性的是,仅一个小时之后,乡村银行董事会就发表声明,宣称尤努斯将继续留任。3月3日,尤努斯就此事件向孟加拉高等法院提起了诉讼,媒体说这将是一场漫长的官司。
孟加拉国政府不得不忙着向国际社会证明将尤努斯解职是合法的,但《时代周刊》说尤努斯的国际公关比政府更成功,由爱尔兰前总统玛丽·罗宾逊领导的公益团体“乡村银行之友”说,政府的决定在法律上是正确的,但在政治上绝对是错误的。
“乡村银行之友”还说尤努斯遭遇了精心策划的政治诽谤,这显然指向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近来的一些严厉批评,以及该国政府对他的几项调查。哈西那娜说尤努斯把乡村银行变成了“个人财产”,而乡村银行其实是“以脱贫的名义从穷人身上吸血”,是“穷人的陷阱”。尤努斯已被证明并没有挪用善款,但哈西娜的指责使对小额贷款模式的质疑更上层楼。
2010年秋天,媒体报道说在印度的一个邦,一个月内有30多名小额贷款用户因不堪债务而自杀,当年10月,该邦政府宣布原因在于小额贷款利率过高,并敦促借款人不要归还贷款,由此引发了一场波及印度全国的金融危机。
不过也有人认为,政府限制小额贷款并非因为它剥削穷人,而是因为它威胁到政客用贷款换取选票的特权,且小额贷款使穷人更独立,这就意味着政客控制力的削弱。所以,政客们试图利用小额贷款的一些错误来摧毁这个行业。
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社论似乎试图给小额贷款一个折衷的评价:尽管不能消除贫困,但它提高了金融业的包容性,使穷人有可能借助贷款应付疾病或其他临时性冲击。乡村银行自己也开展了一些新的项目,以更直接地促进减贫。
同在3月3日,世界性的“小额信贷峰会运动组织”发布消息,宣布将于3月7日与尤努斯联手发布一份年度报告,其中将讨论最近小额信贷领域出现的争议。今年11月将召开一次“全球小额信贷峰会”,让来自100多个国家的2000多位代表一起解决该领域中的重大挑战。“鉴于孟加拉国不断变化的形势”,尤努斯可能不会出现在发布会现场,而是通过视频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