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你真“三八”,是褒还是贬?
(2011-03-07 13:35:10)
标签:
杂谈 |
三八妇女节,以前,我从来就没过过,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被三八,是一种侮辱,这件事,还得从我上小学说起。
小学,我在巴彦县的德话小学上学,那时候,教我们的老师是潘老师,女同志,身材矮胖,有一个学生叫潘杨,身材跟潘老师比较象,我就以为:“他是潘老师的儿子。”
有一天,老师没有来,我收的作业交给谁?想到潘杨,我抱着作业本走过去,说了声:“请交给你妈妈。”没想到,一句话错,迎来他大声指责,完了说:“三八。”
这件事,我觉得,三八是骂人。
参加工作那一年,三月八号,我在单位正上班,突然,我们领导走进来,分给我们女同志,每人两条毛巾、两地洗衣粉、两包卫生纸,然后说:“拿上东西回家吧?”
他说的话我当时不明白,工作这么忙,我们怎么能回家呢?看我不明白,旁边,比我岁数大的姐姐就告诉我,每年的三八,是我们妇女的节日,这一天,我们妇女放半天假,还分东西,这是对我们妇女人格上的尊重。
听了这些我才知道,三八,是我们女人的代名词,那个学生,他不是骂人,而是不打算跟我们女人一般件事呀?
过三八,做女人,这是我们女人的荣幸。
过过三八节,我的节,我享受!
今年三八在家过宅女生活,由不得忆起去年三八情景,别有一翻滋味涌上心头。
往年三八之际,单位里都要搞一些庆三八活动。其形式多样性,内容丰富性,意义深远性,都能让每位女工心里产生身为女性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万物有繁花点缀,人世堪有女性为荣。”单位里从基层选出来的上佳女工,组成的模特队,唱歌跳舞队,还有个人才艺展示队••••••把每年的三八庆,演得热闹氛围达到最高的人气指数。这种尤以结合社会意义的三八节过得很充实,在每个人心中都留下难以忘怀的回忆。
而今,因一些客观原因,上不了班,在家带孩子。每天宅在家里,看似和社会脱节了,成为没有个性的女人。一旦此念现于脑际时,我就赶紧调整心态,并在内心对宅女生活进行潜意识的反抗。
既然生活让我变成宅女,就该宅出品味,宅出自我,宅出没有和社会脱节的痕迹。为此,在身“宅”而思不“宅”的问题上想出许多自救法。
首先,女为悦已者容,既然上苍没有赐给我上佳容颜,就还得象在单位那样,每日素面朝天,略施粉黛。头发婉约盘髻,衣着整洁清亮。即便终日坐在电脑前,也不忘习惯以久的黑白搭配所给我的鲜明个性。一旦有整体上的协调端庄之态,就必含有淡雅宁静之心。
其次,身处宅中,千万别把自己宅得与世隔绝,如遁隐林,甚至想方设法躲避闺密好友。不想获知她们的有趣信息,亦不想她们知道我过得怎样!可别忘了,毕竟你还是新时代女性,得在彼此交流中得知最新的潮流信息,时尚饰物,以及最新的风情大片,都是在及时交流中最新获得的。没有好友的宅女生活,那种孤独很可怕,所以几位女友与我仍在岁月中诠释友谊。
最后,就是发现宅在家里,时间充裕了,情趣也越来越多了。每天老公上班,孩子上学后,余下的时间是我自由支配的时间。上网,泡论坛,读美文,然后和趣味相投,无须见面的文友,进行畅所欲言地聊着一些关于文学的诚挚交流。其乐趣,其收获,倍感时间过得好快,生活过得好充实,尤令我惊喜的是,在文友的博爱引导下,还把我带上写作之路。她们那种循循善诱的耐心和细心,难以忘怀。看到自己的小作变成铅字时,那种喜悦,那种兴奋,那种感恩。就是宅在家里的乐趣!
总之,三八宅在家里过,和在单位过也是一样的丰富有趣,一样的充盈宁静。只要女人会制造情趣,会读书勤学,总会把家庭,生活调节得生机盎然。
江苏省仪征市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