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姆荒是个伪命题?

(2011-02-21 10:02:22)
标签:

杂谈

分类: 评论

    《女声》电子报刊发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保姆荒是个伪命题》,看后我打了“?”。如果我们没有亲自操作一个家政公司,我可能会同意这个说法。因为有了一年多的实操经验,就觉得这个问题不那么简单了。经济危机之后,国家强调经济转型。我认为经济转型重要的一条就是大力发展服务业,而家政服务又是社会需求最迫切的,是需求做大做强的一块领域。无疑我们妇女在这个领域有着明显优势,现在的问题是社会对这个行业的偏见和歧视,与性别歧视关系不大。春节期间老战友相聚,谈的最多的是老人看护问题,有的父母瘫痪在床,有的父母老年痴呆,连自己的儿子也不认识了,有的不愿意在儿女家过,空巢一人在家,大家伙都碰到了一个难题,找保姆难,找个称心如意的保姆难上加难。当问到他们支付保姆的工资是多少?回答大都在1600元—1800元,而有的老人每月退休费都在5000以上了。给保姆提薪,没钱的不愿意,有钱的也不愿意,别说给保姆做社保什么的了。因为农家女居家养老服务社年前出了个具体案例,我接连两天在微博上发感慨,抄录如下,并将《女声》文章全文转载:

 

    微博一:刚成立不久的居家养老服务社遇到一起纠纷:我们介绍的一服务员上岗不到一月,瘫痪老人褥疮加重,住院治疗花了上万元。用户揪住不放,不但不给工资,还让我们赔付住院费。作为中介服务机构,我们应负什么责任?从节前到节后,这件事把我们的小方经理缠得够呛。无奈。现在是做好事比做坏事难呀。

 

    微博二:居家养老服务社和雇主纠纷还未处理完,那位护理员精神已快崩溃了,半夜哭闹拿菜刀,让同住姐妹恐惧逃离。整整一天处理此事,知她因家庭矛盾两年未回家了,心理异常脆弱,已承受不了任何打击。我们又找律师又找心理治疗师又给500元救助金才安抚下来,打工妹之家范律师还将其带回居所管吃关住。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具体而艰辛。

 

                          保姆荒是个伪命题?

 

“今年决定返沪的保姆明显少了。”“‘保姆荒’再现京城从业人员减三成月薪涨数百。””保姆节后不愿返岗珠三角‘保姆荒’蔓延。”本周京沪穗都有关于“保姆荒”的报道,且都强调保姆比往年同期更难找、要价更高。

“保姆荒”和“民工荒”一样,都是从雇主角度建构的社会问题,从劳动者的角度来说,这不但不是问题,反而是一个好现象:说明他们有了更多的就业选择,有条件拒绝低下劳动了。所谓“保姆荒”的命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媒体视角与特定阶层及其利益同构的偏狭。

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实质是优势者以低廉代价将家务劳动转嫁给弱势者特别是妇女,户籍、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歧视性规则使后者缺少更好的就业机会,不得不接受这种转嫁。尽管部分城市妇女因此减轻了负担,但这显然不是一种妇女解放和阶级平等的解决方案,而且理应提供更多公共服务、理应分担更多家庭责任的男性都被解脱了。然而并没有“公共服务荒”、“男性责任荒”的话题,因为社会问题总是习惯性地指向弱者。

关于“保姆荒”的报道中完全没有保姆的声音。城市主流舆论总是谴责保姆偷懒、耍滑、不安分等等,殊不知这正是她们抵抗不公平安排的方式。没有人该顺从,因此或许“保姆荒“甚至是伪命题:本来就不该有那么多保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