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幸福与死亡
(2011-01-05 07:22:0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摘 |
关于幸福:中国妇女报刊登了《做自己幸福的董事长》一文,介绍了《幸福的方法》一书。
那么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得到幸福?《幸福的方法》一书教我们如何转动“幸福魔方”。作者泰勒·本-沙哈尔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他所开设的“积极心理学”成为哈佛学子最欢迎的课程,而他本人也被誉为“最受欢迎讲师”和“人生导师”。书中,作者为我们列出了四种人生类型,我们可以对号入座。一是及时行乐型。这种人讲求快乐至上,不懂得延迟满足感,是“现在的奴隶”;二是忙碌奔波型,这种人始终坚定地认为,达到这样那样的目标就可以幸福,所以他们成为“未来的奴隶”;三是虚无主义型,这种人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习得性无助,认为生命没有意义;四是幸福型,这种人既有明确的目标又能活在当下。
作者认为:“我们把工作和努力与痛苦绑在一起的恶习,已经深深影响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获得幸福。”所以在选择职业的时候,要考虑三个问题:一,什么给我带来意义?二、什么给我带来快乐?三、我的优势在哪里?找出三者相交的部分,并且注意其中的顺序。
一个增强幸福感的方法是,增加“想要做”的事情,减少“不得不”做的事情。
人们对待工作态度分三种:工作、事业或者使命感。只把工作当工作的人,是薪水的奴隶,当然没有幸福可言,而那些把工作当作事业并肩负起使命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了幸福的金矿。
关于死亡:在《我与地坛》一书中,史铁生对生死的态度是那样的大关,那样的超然:
现在我常有这样的感觉: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地等我。不知什么时候它就会站起来,对我说:嘿,走吧。我想那必是不由分说。但不管是什么时候,我想我大概仍会觉得有些仓促,但不会犹豫,不会拖延。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