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笔 |
披露自杀数字与地方政绩有何相关?
当然,这件事不是突发的,因为《公益时报》那篇文章,许凤琴受到很大压力,县里领导找她谈话,好像她干了给青龙县抹黑的事。她一五一十把参与预防妇女自杀项目的经过和取得的成果汇报给各位领导,得到了一些认可,但是,还是有人觉得这是个问题。
我们是1996年开始关注农村妇女自杀问题的,从一开始,我们就遇到种种阻力。做调查像搞地下工作,接受记者采访受到限制,要出书被领导警告,但是,我没退缩过,因为知道、看到、听到那么多鲜活而年轻的生命死于自杀或自杀未遂,我这个把促进农村妇女发展为己任的《农家女》杂志主编怎么能无动于衷?我坚信一条,没有什么比挽救人的生命更重要的了。而且,对我来说,还有个更强大的力量支持着我,因为我的姥姥就死于自杀,尽管那是50年前的事了,但她的在天之灵一定在保佑着我。我总在想,如果她知道我在农村做自杀干预这件事,她一定支持我,她也许会说,如果那个时候有个你们这样的一个组织开导开导我,我也许就不会走轻生这条路了。而那时候,她死的很孤单。
青龙县自杀干预项目已经进行了3年,在项目村很多妇女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公益时报》的文章反映的情况是基本属实的。当然,县里的干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怪罪下来也可以理解,因为毕竟没有哪个地方的领导愿意将自己管辖下的负面事件在媒体曝光,相比农村妇女的生命,他们可能更看重地方的脸面和自己的政绩。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国家对负面事件的处理越来越理性,越来越开明,比如对艾滋病疫情的处理,从以前的保密,到现在的公开,这就是不小的进步,在这点上,年近80的高耀洁医生做出了突出贡献。我鼓励凤琴,同时,也鼓励自己,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要付出点代价的。
回到上次我在博客里发出的感慨,在很多时候确实做好事比做坏事还难!但是,这正常吗?
好了,我马上还要接着去开会,今天讨论的问题就是预防自杀的措施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