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明年第一期《农家女》杂志写的“主编心语”。既然写了,我就贴在博客上吧。其实,我写搏客的直接动力就是要让农家女圈外的人更多了解我们所做的事,扩大农家女的影响,因为我知道,农家女的事业一定要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小时候最盼过年,过年能穿新衣服,过年能得压岁钱,过年能吃年夜饭,过年能去逛庙会走亲戚......因为盼过年,就觉得一年的时间特别长,尤其到了年跟儿,要掰着指头一天一天数着过。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越老越怕过年,尤其过了50岁以后,这日子就像长了翅膀,不是一天一天过来的,而是一年一年飞来的。这不,刚把2006这几个阿拉伯字写顺,2007又不期而至了。
盼也好,怕也好,新的一年还是在忙忙乱乱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来到了我们面前。新一年总要有点儿新打算,在这里,我就把我们杂志的新打算说给新老朋友们听听。
过日子的人都会有体会,我们的物价在不断上升,不说别的,就说寄封信吧,由8分涨到1角,1角涨到6角,6角涨到了8角,最近又由8角涨到了1元2角,而我们的《农家女》每本3元的价格已经连续5年没变了。大家可以和我们一起算算账,一本杂志从组稿、编稿,到排版印刷,从组织征订到一本本发到读者手里,编辑费、稿费、纸张费、印刷费、邮寄费、发行费、办公费、管理费等等,哪一项费用都不能少,能少的就是我们的人工费,可以这么说,京城有几百家杂志社,我们“农家女”是运作成本是最低的,为了数万农民的希望和期待,我们无怨无悔地坚守着这块阵地,我永远记着一位河南读者来信说的话,她是用卖了一麻袋玉米的钱订上了我们一年的杂志。当然,如果有广告支撑,我们的日子也会好过些,但是,人家广告商没有看好我们读者群的购买力,他们宁可在富人看的杂志上一掷千金,也不愿给我们万分之一。
不过,我这个人就不信这个邪,你有你的活法,我也有我的出路。十几年,我们的杂志不但生存下来,而且还创办了享誉中外的打工妹之家和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靠着国内外合作项目的支持和推动,由一本小杂志发展起来的已经有近千万资产的农家女事业仍在蒸蒸日上。我们一点也不妄自菲薄,你们只要接触过我们农家女的人,你们都会发现,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骄傲,因为我们由衷的相信,千千万万农家女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的那一天,就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那一天。因此,我们工作的每一天都是有意义的。
当然,要实现心中美好的目标光喊口号是没用的。在新的一年,有三件大事等着我们去做。
一是我们正在开展的“新农村新农民新女性文化读书活动”要进行读书演讲比赛。我们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把新农村建设“以人为本”的观念通过读书竞赛活动体现出来。所以,我们提倡原汁原味的读书之后的心得体会,从现在起,大家就可以把读后感寄给我们,当然,我们更希望你们寄来读《农家女》杂志的心得体会。
二是我们希望和一辈子献身茶树花研究的徐纪英老师将要创办的“茶树花基金会”合作成功。徐老师和我一样,被提名为“千名世界和平妇女”(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共108名),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就是让农家女自强自立富裕起来。如果这个合作成功,我们杂志就会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而且通过合作,改变运作机制,将市场化操作的理念注入到慈善事业中,达到双赢和共赢。
三是我们要用《农家女》增刊和增刊的形式,创办一本《女村官》杂志,每季度一期。这本杂志专门为女党支部书记和女村委会主任所办,目的是给她们提供一个信息分享和经验交流的平台,提升女村官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为改变在农村两委建设中男强女弱不平等的局面作出我们一点贡献。现在就需要大家和我们一起建立一个女村官人才库,希望各级妇联能将女书记女村长的名单提供给我们,我们将免费将杂志赠送给她们。
新的一年,我把杂志社的底儿都抖搂了出来,你们是不是也愿意让大家分享你们新一年的计划和打算?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