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是什么——写在“国际家庭年赠言活动”结束之际

(1994-08-17 14:16:19)
分类: 心语

家庭到底是什么?在整理筛选赠言的过程中,我也在问自己。

家是 什 么
——
写在国际家庭年赠言活动结束之际

短短两个月,上万件赠言雪片般从四面八方汇集案头,使本来就忙忙碌碌的编辑部又平添了几分热闹。编辑们认真拆阅每一封赠言,如同在海滩上拾贝,每当发现一个意外,都会情不自禁地叫起来:

你们听,这段写得多美——幸福的家庭是首诗;不幸的家庭是口井。

啊,这一句才叫绝呢——家庭是作美梦无人打搅,作恶梦有人唤醒的地方。


嘿,这老兄真有想象力,把家庭比作一盘围棋,女人是白子,男人是黑子,围合、冲突、平衡
……”

看看这段多够味——饥饿时你是一片面包;寒冷时你是一件皮袄;流泪时你是一块手帕;生病时你是一剂良药。


每捡到一个闪光的贝壳,大家便兴奋地拍手叫好。


就这样,编辑们把筛选出来的佳句变成了一条条文字,陆续刊登在中国妇女报和本刊杂志上。当然,大部分赠言没得到如此殊荣,我们粗略地统计了一下,把家庭比作细胞港湾人生的起点和终点避风港加油站这类的赠言竟占了来稿的一半以上,从中看出大多数人是为参赛而参赛,并没把人生阅历和切身体验总结出来。当然,也有的赠言尽管写得一般,但他们积极参与的态度实在令人感动。比如江西省宜春市刘扬玲女士,在她的动员下,老伴、儿子、女儿全家五口共同上阵,她在信中说:我们分了三步走,第一步寻找资料,第二步分头试写,第三步整理赠言。她寄来的赠言共有27条,成为这次活动之最。


家庭到底是什么?在整理筛选赠言的过程中,我也在问自己。尽管在妇女报社干了多年的家庭社会部主任,自己闯进围城也有十几个年头,但如果让我写赠言,还真不知如何下笔。对全世界的职业女性来说,家庭与事业的矛盾似乎是一道无解的题。上班时要和男人一样百米冲刺(当然和男人一样怠工的也不乏其人),下班后却不能和男人一样曲线回家或者当甩手掌柜(打击面太宽,希望男人们不要介意)。因此有些女人不堪重负而走出了家庭,可走出家庭的女人有些又变得脆弱得不堪一击。因为
女人和男人一样,或者比男人更需要面包、皮袄、手帕和良药。所以,在众多的赠言中,我选中了这样一条:夫多干点家务,妻少叨唠几句。标准不要太高,知足者常乐。闪光的贝壳中,也许它是最质朴无华的一枚,可我觉得它又是最具使用价值的一枚。而且我猜想写这段赠言的边凯先生一定是位人生阅历比较丰富的人。

通过反复筛选,有154件优秀赠言参加了抽奖,
获奖名单公布在本期杂志和中国妇女报上。在这里我想坦诚地告诉参加这一活动的广大读者,由于活动经费所限,加之在515日国际家庭日那天,应厂方要求我们和中央电视台合作了一个特别节目,因此获奖者的奖品和奖金作了一定调整,希望得到理解。在此向支持和参与这一活动的朋友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并向获奖者表示衷心的祝贺。

1994年第八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