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项目 |
家住张家口市张北县东梁村的高健芳,是我们《农家女》杂志去年第5期的封面人物,这个23岁美丽而坚强的姑娘因患“坏骨性骨髓炎”而失去行走能力,但她不向命运屈服,坚持自学和写作,已发表了200多篇文章,成了远近闻名的“小海迪”。我是从她写给编辑部的信中认识她的。我经常收到一些诉说痛苦抱怨不公的读者来信,而这个从14岁起就不能站立的姑娘却与众不同,她信中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恩之情,没有一句悲天悯人的话。她说,她的家虽然贫穷,但非常温暖,因为没钱买更多的药,她和患脉管炎的父亲经常会为服一片止痛药而推来让去。她感谢父母,感谢妹妹,感谢左邻右舍,感谢曾经帮助过她的一切好人,她甚至会“感谢疼痛”,因为疼痛证明着生命的存在。我们的记者记住了她的话,以“感谢痛苦”为题,写了一篇感人肺腑的通讯。 去年秋天,我们“预防妇女自杀项目”举办了一期心理健康培训班,我们把健芳请到北京,让她给这些自杀未遂或心里受过伤害的姐妹们讲讲自己的心路历程。当学员们把她围在中间,她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打动了大家:“我真羡慕你们,你们都能走进教室,而我不行”,坐在轮椅上的她平静而真诚。 这就是高健芳,头发染着流行色,每天都要化淡妆,美丽、大方、优雅,她身体残疾,但心理健康而快乐……一路上,我不停地向朋友们介绍着。尽管曾经到她家采访过的记者向我描述过她家的清贫,可当我来到她家,看到那家徒四壁的凄凉景象时,我还是感到震惊。一年不见,健芳显得消瘦而疲惫,她说,谢阿姨,对不起,我不应该哭,可我实在忍不住了。 健芳的眼泪是为父亲流的,她父亲的脉管炎又犯了,下不了地,我们看到坐在炕上的他一只脚和腿已经变了颜色,大脚指头已经烂掉一块。健芳说,父亲的病越来越厉害,疼得说胡话,一天打10针杜冷丁都不管用,他在县医院住了十多天,今天刚回来,父亲用的药太贵了,一天要花500多。还好,妹妹放假在家,和她一起照顾父亲。母亲放羊去了,因为这里禁牧,母亲要赶着五十多只羊到很远的地方去放,每天夜里十一二点才回来,母亲用坚强支撑着这个家,羊是他们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妹妹是家里的希望,健芳说什么也不让妹妹辍学,她把上大学的梦寄托在妹妹身上了。健芳的身体也不如去年,她的脊椎开始侧弯,严重了会影响到心脏。就是这样,她每天还要坐着轮椅给父亲打针,上药,她说:“我一刻也不敢离开父亲,我真的害怕他会离开我们,我们一家四口,一个都不能少啊”。在场的人也流泪了,大家纷纷慷慨解囊,但这点钱对这样一个家庭来说又是多么微不足道。 看到这一幕,我联想到在一个月内我见到的另外两个人,满城县的朱兰琴,她丈夫在运货途中被歹徒砍成残废,使得一家人债台高筑;青龙县的孙江宝,妻子5年前自杀,两年前他又在矿山塌方中高位截瘫,61岁的老母亲伺候着他和年幼的孙子…… 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云 , 人有旦夕祸福,吃五谷杂粮,谁也保证不了自己就不会遇上天灾人祸。我想说的是,一旦遇上了,我们的社会应该怎么做?新农村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让人们过好日子,而好日子不光是盖房修路发家致富,建立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系统,是不是在减免农业税之后,政府应该下大力要做的一件事情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