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国学之声 |
祖先白居易用现实主义的笔触,为后人展开了一卷卷凄冷的面卷,敲响了一次又一次警钟。
他的诗歌虽然很少涉及爱情,但代表作《长恨歌》却为世人描绘了一段如此凄美的爱情故事,在繁华落尽的历史中,穿透时光,如此明澈……
高超技艺,通过这篇叙事长诗的韵脚自由转换,让全文更加诗意昂然,摇曳多姿,平添了许多动人情趣.
从内容来看,《长恨歌》大致可分三大段,从开头部分至“惊破《霓裳羽衣曲》”共三十二句为第一段,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生活、爱情效果,以及由此导致的荒政乱国和安史之乱的爆发。
其中开头八句写杨贵妃与唐明皇美满幸福的爱情。
题目既为《长恨歌》,那么主题自然就是写绵绵无绝期的“长恨”。但作者用极为高明的手法,欲写长恨,先写极乐,御宇多年但求倾国的唐皇,得到了千娇百媚的杨玉环可慰平生,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由此展开了。
从“春寒赐浴华清池”到“不重生男重生女”的十八句,道尽了唐皇对贵妃的宠爱,无数旖旎风情尽揽其中。古代男子难以做到的专情,在一个帝王身上竟充分展现,这是多么难得呀!
三千佳丽、六宫粉黛在这爱情面前尽失了颜色,朝纲文武、江山社稷在这爱情面前全无了分量。
为了爱人,对待她的家人可以无限纵容。此举竟使得举国艳羡,破天荒有了“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潮思。
美好的时光永远都是短暂的,转眼间“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禄山就趁这个间隙,在他的大本营渔阳,突然兴兵造反了。
中国最伟大的王朝,便由此一蹶不振,多么令人惋惜。
但也是必然的,爱情是自己的事,与天下苍生无关,一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男子,自然是不适合当皇帝的。
他们不得不为了自己的爱情逃亡。
从“九重城阙烟尘生”到“魂魄不曾来入梦”共四十二句为第二段,听不尽的轻歌,看不厌的曼舞,赏不够的佳人,君王从此彻底失去了……
马嵬兵变,六军不发,形式是如此的危急。
掩面悲恸,他恨自己的无能,恨臣子的无情,恨禄山的无义,恨苍天的不公!
他恨得太多太多……
但他什么也做不了。
“无奈何”。短短三个字,呈现了的唐王千万个无奈与绝望。
可他别无选择。看着美丽的爱人花钿委地,翠翅、金雀、搔头竟落泥淖,他竟救不的,心中怎一个恨字了得!
“婉转娥眉马前死”,他唯一能做的只能是“血泪相和”,再看一眼即将永诀的爱人,心中的痛楚、悲戚、绝望、无奈……汇成相和的血泪,肆意地流,肆意地流……
寥寥数语,让欢快氛围急转直下,坠入无边的悲哀中。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以哀景写哀情,黄沙散漫,寒风萧索,旌旗无光,日色残薄。君王的世界从此失去了所有的欢乐,所有的颜色。
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在为他们的爱情低吟挽歌,吟唱着君王的伤痛。
对月伤心,闻铃肠断,再也难见佳人一面,孤独的帝王回到最初分离的地方,本是带着些许的欢愉,不料“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泥土之下竟是空坟!
盛兴而来,怅然而去,又一个小小的起伏。也许玉环的美丽只应天上有,怎能葬于泥土。
君王陷入了更深的悲痛,“君臣相顾泪沾衣”以下二十句,唐皇开始了自己回京后的见物思人,悲不欲生。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物在人亡,贵妃的身影无处不在,“芙蓉如面柳如眉”,芙蓉又怎及“解语花”的美丽,杨柳又怎及伊人的动人。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触目凄凉多少恨呵!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写得真是好极,唐王孤独的身影,如此清晰可见。
又有了一个小的高潮,“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竟有这样的高人,可以让自己与爱人的魂魄相会,从这里到结尾是第三部分。
道士的本领果然高强,他真的觅到了雪肤花貌的贵妃!
“闻道汉家天子使”,贵妃竟有些失态了,无限端庄的她魂梦皆惊,云髻半偏,花冠不整地从堂中奔下。
然而生死一别,再见谈何容易,气氛再次跌至谷底,她只能含泪凝睇,奉上金钗,拜谢君王。
这一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也道出了天下所有有情人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