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较喜欢下馆子,下馆子,就是到饭馆吃饭。
但是,我说的不是饭店,不是大饭馆,而是小饭馆。说的得再具体一些,不是聚餐,而是独自一人到小饭馆吃。
我很向往一个人独坐一桌,一壶烧酒,两盘小菜,悠然自得。可是,近些年来,饭馆的档次越来越高,不仅价格贵,还要等比较长的时间。再说,人家不欢迎单独一个食客。
今天,发现了两家小馆子。虽然吃完饭了,又体验了一家,尽管一点也不饿。这家小饭馆,门脸不大,进去后往下走,厅堂是在地下室,倒也宽敞豁亮。主营饭食,都是羊身上的东西,羊肉羊杂羊骨等等等等。不说了,总之正合我意。
一顿饭,二三十元,还不算贵,重要的是热热乎乎。
这是我寻找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找到的,也干净,清静。但是我也隐隐担心,既干净又不贵的饭馆,挣不了多少钱,能维持下去吗?现在,都是高档化,贵族化,有钱的人很多呀。
不说这个了,爱咋咋地吧,先是有了个消遣的地方,慢慢消费吧。
吃饭,每个人的口味不同,跟其他人一块吃,或者迁就别人,或者被别人迁就,总是不能那么随心所欲,我一直希望能有个独自一人就餐的地方。
过去钟情的地方,都变成高档大饭店了。本来,“东来顺”是大众餐馆,现在档次高了,排不上队,也很少接待一个独客。鸿宾楼,适合一大家子人。
上班的时候,有个小饭馆不错,我曾写过一篇《“回头”餐馆》,因拆迁也不知搬到哪里去了。再说,上班时吃午饭,不敢喝酒,怕影响下午的工作。
说完了,再说几句题外话,为什么吃饭说是“下饭馆”,去厕所却要说“上厕所”?
饭馆,在农耕时代,服务对象是贫民百姓,劳苦奔波,饭馆的地位较低。另外,做饭的烟火也可以用来间接取暖,厨房的位置较低,所以,做饭也叫“下厨房”。厕所呢,有异味,多数建在比较高的地方,以利于把臭味散出去,所以叫“上厕所”。
到北京的老四合院看看,厨房建在院子南边的多,而厕所多建在北边。南为下、北为上,所以有“下厨房”、“上厕所”的说法。
拉拉杂杂,瞎说一通,不知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