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沈鉴文昭,记览博洽,而放言自废,时自为“沈落魄”。
有人问他:“现在身居高位享受大福的人,未必有学问;有学问的,大多是贫贱无福。这是怎么回事啊?”文昭说:“有学问便是福,用得着富贵吗!”
老僧惟寅也曾经说:“读书要有福,无福者读书不成。如人家子弟,有志读书,若无衣食之忧,户役之扰,疾病之累以夺其心,便是有福。纵使无忧于衣食,无忧于户役,若身常有疾,则不能遂志,即是无福。”
这两人说的我感觉都有理。
按:
1、老僧惟寅:在中国历史上叫这个名字的只有“大食惟寅”。但不知是不是这个人。“大食惟寅”生平不详,元代后朝人。古称阿拉伯为大食,或许系阿拉伯人,惟寅是他的名字。从其仅存的小令看,他具有深厚的汉文化素养。明代天一阁抄本《小山乐府》附其〔双调·燕引雏〕《奉寄小山先辈》小令一首,知曾与散曲家张可久相识。下面是他的小令一首。如果是阿拉伯人,这样的小令写的挺有气质。
【双调】燕引雏 奉寄小山先辈
气横秋,心驰八表快神游。词林谁出先生右?独占鳌头。诗成神鬼愁,笔落龙蛇走,才展山川秀。声传南国,名播中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