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风水妙在何处?
标签:
龙虎山宋体吉象太极山环水抱星座 |
分类: 风水与生活 |
纵观天下奇山,香火旺盛之处,必有风水吉象;必有山环水抱,必有卧虎藏龙之势;龙虎山也不例外,而且特征更加明显。
此次随“博动江西风景独好”名博观光团一行,首先游览了道教名山龙虎山,进一步领略了它的文化韵味,同时也发现了它的风水玄机。
龙虎山为道教正一派“祖庭”。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响。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乃独秀江南的秀水灵山。此地群峰绵延数十里,为象山(应天山)一支脉西行所致。传喻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山状若龙盘,似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
上清溪自东远途飘入,依山缓行,绕山转峰,似小憩,似恋景,过滩呈白,遇潭现绿,或轻声雅语,或静心沉思。九十九峰二十四岩,尽取水之至柔,绕山转峰之溪水,遍纳九十九龙之阳刚,山丹水绿,灵性十足。
灵山秀水神气氤氲,自会引隐士修行其中。汉代开始,张道陵携弟子出入于山,炼丹修道。山神知觉,龙虎现身,取代云锦。自后,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从此道教与此山相映成趣,给中华文化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
从此道教宫观庙宇星罗棋布于山巅峰下河旁岩上,据山志所载原有大小道教建筑五十余处,其中著名的如上清宫、正一观、天师府、静应观、凝真观、元禧观、逍遥观、天谷观、灵宝观、云锦观、祈真观、金仙观、真应观等等,因屡遭天灾兵火,大部分建筑先后被毁废,今仅存天师府一座,为全国道教重点开放宫观之一。后来又重修了正一观、上清宫等。龙虎山又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
龙虎山的风水吉象,主要体现在两处。一是卢溪河畔的一处太极形势图,这里山环水抱,溪水与山势,自然形成一个阴阳太极图。我们如果仔细看一下这幅地形图,就会发现,在这一段,溪水为阴鱼,鱼眼鼓出在头部;山势为阳鱼,鱼眼也鼓出在头部,太级呈现,自然天成,鬼斧神工,蔚为大观。
而太极又是道教理论与形象标志,又是道教的灵魂,磁场如此强旺的风水宝地,灵魂藏身之所,能不成就道教祖庭才怪!
二是龙虎山与正一观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如果说太极山势是龙虎山的灵魂,则龙虎山本山,则是此山的山身。此处为象山余脉,一直向西,至此折回,两峰对峙,状若龙虎。”此处的风水气场非常强旺,人天感应度也相当高,非常适合炼丹修行,故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得名。
有人、有山、有魂,构成了中国风水的综合吉象:天人地合一。人为天师,山为龙虎,神为太极。故龙虎山成为南派道教的核心,斗转星移,现在又成为文化与旅游的热点。江西省正是看准了这个风水吉势,抓住了这个旅游热点,大力宣传与完善景区,使文化与山水配套,使这处古代名山焕然一新,生机勃勃,成为国内外香客与观光的胜地。
接下来的几天里,观光团还要游览鄱阳湖、三清山、庐山等风景名胜,本人会有更精彩的风水发现,与博友们共享!
本博客文章均系方久铭原创,并受北京市版权局签约保护,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欣赏与媒体约稿,但不允许擅自转作商业用途,更反对盗版抄袭,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