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方久铭
方久铭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0,435
  • 关注人气:3,5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虎年二月五行特征与生肖运势

(2010-03-06 07:27:12)
标签:

运势

五行

二月

正月

蛰虫

星座

分类: 生肖与运势

    感觉正月还没过完,攸忽已是二月了。

2010年正月二十一日,也就是阳历2010年3月6日0点51分,就是惊蛰节气了,惊蛰一到,就名副其实地进入农历的二月:己卯月了。
    每年的惊蛰,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震震,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此时地气上升,蛰虫出洞,青草萌芽,表示大地已经快速回春了。

  在预测今年的运势时,曾不止一次讲过,2010庚寅虎年,纳音年命是“松柏木”,五行是庚金与寅木,由于金木相克,预示此年总体的运势比较动荡,在局部领域会发生激烈竞争,而且还有发生自然灾害的可能,最近西南方向的两次地震,与某些地区关系的加剧紧张,这些都已经初步应验了。但在这种动荡与竞争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有些关系会得到整合,社会与个人的运势,也会在其中得到新的发展提升。

  这个农历的二月,是仲春之月,气候进一步变暖,大地快速回春,万物争相复苏,传统的节日气氛逐渐淡化,而工作事业的发展进入正轨。那么这个正月的五行特征,与总体运势又是怎样的呢?

  从大的行业方面来看,这个己卯二月,与与戊寅正月的运势,是基本相同的:

  五行属木的行业,比如林业木材、文化教育、行政办公、广告文职等,会有长足的进展;

  五行属火的行业,比如能源化工,电力光学、餐饮娱乐等,会有更可喜的提升与收获;

  五行属土的行业,比如土地矿产、房地产业、建筑建材、珠宝玉石等,由于受到寅木太岁与卯木月令的双重强克,而会继续振荡,或进一步发生更大的起伏变化;

  五行属金的行业,比如钢铁金属、机械加工、军警体育等,会慢慢走出隔岸观火不上不下的状态,而有所作为,或有一定的提升与发展。

  五行属水的行业,比如水力水产、运输物流、贸易中介等,则仍然显的比较疲软,有时力不从心,不过与正月相比,却有了一定回报。

  从生肖运势来看:与正月运势,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属猪、属兔、属羊的朋友,在此月虽然比较劳累,但事业、财运或感情等某个方面,仍然会有喜庆临门,春风得意之象,而且也有了一定的收获。

  属虎、属马、属狗的朋友,在此月可以更大幅度地放松心情,运气焕然一新,事业、财运或感情等方面,都会有预期的收获,而且喜事临门,也会有桃花运,新的一年前景更好,而且是所有生肖中运势最佳的。

  属猴、属龙、属蛇的朋友,在此月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在财运、事业、感情等方面,既可以得到期待的幸福,同时又会遇到坷坎不顺,有时心情比较抑郁,或健康不好,需要谨慎注意。

  属鸡、属鼠、属牛的朋友,在此月可以说忧大于喜,在财运、事业与感情等方面,都会遇到一些问题,而影响运气,或一时难以解决,同时还有不利健康的因素,也需要注意安全。

  从命理方面来看:也是与正月基本相同的:

  生辰八字中五行喜用木的朋友,在此月虽然比较辛苦,但却能够得到回报,故只要不懈努力,就能如愿以偿。

  五行喜用火的朋友,在此月会有更好的机遇,也或有意外收获,可谓春风得意,故可以把握机会。

  五行喜用土的朋友,在此月更加动荡不安,运势更有阻碍,遇到一些问题更加难以处理,而且也有不利健康的兆头,需要谨慎小心,并加倍努力才能平安度过。

  五行喜用金的朋友,在此月更加不稳,心理难以平静,情绪容易失控,因而很容易发生冲突或争斗,影响事业或感情,而且容易受伤,故需要三思而行,冷静控制。

  五行喜用水的朋友,在此月仍然比较劳累,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运势有时停滞不前,也需要增强信心,捕捉时机。

  综上所述,农历虎年的这个己卯二月,运势起伏更大,机遇与挑战更加分明,而且关系到此后数月的发展问题,需要区别情况,认真对待,妥善处理。

  再次提醒大家:生肖运势是比较概括而宽泛的,因而对于整体而言,是有一定参考性的,不过对于个体来讲,也具有一定的不准确性,因而不能因为个体的不符合,而全盘否定整体的作用,故需要结合本人命理喜忌去看,才更有针对性,或更有指导意义,因此仅供参考,不能全信。

  本博客文章均系方久铭原创,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欣赏,但不得转作商业用途,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