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塔青庵之六、下篇

(2007-01-07 13:23:50)
分类: 佛法与社会

之六、下篇

白塔青庵之六、下篇

        鸡足山空心树

佛塔寺的改线工程计划是:拆除旧线路,架设新线路。原来在公路边双杆上的变压器不动,从里面引线出来,到正觉精舍,进小配电室,为正觉精舍供电。然后再引出,跨过公路,沿山门一侧进寺,最终上讲经堂(也称图书馆)的楼顶,进楼顶上的小配电室,为全寺供电。这个计划已报当地供电部门批准。于是我们那天下午就干开了。幸好这之前寺里已经把所需的绝大部份材料准备好了。这项看似简单的工程,对于这些年轻的比丘尼来说,就显的不那样轻松了。在法续和法严师的带领下,她们三、五一组,有的挖坑,有的运料,干的有条不紊。我和老田则一边指导,一边参加她们的劳动。那几天正好秋雨连绵,影响了工程进度,大家也常常弄的一身泥水。幸好寺里都有太阳能,每天工作完后,都可冲澡。在与这些比丘尼接触时,老田的巧嘴又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了。因为很多陌生的尼师是从不轻易与外人交流什么的,可老田硬是象好事的记者一般,与她们闲聊,打听出好多鲜为人知的东西来。

参加劳动的尼师中,最大的28岁,最小的18岁,文化程度最低的是高中或中专。当然,还有几个是清华北大的高材生呢,她们现在主要负责讲《四书五经》。尼师们来自全国各个省份,台湾的居多,也有东南亚的。

至于她们出家的原因,一般都讳莫如深的。总得来讲好象是为了某种追求。只有在与少数几个尼师的交谈中,才多少了解了一些情况。

法续师俗家是大连的。她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于是一个人外出旅游,当游到五台山时,她非常羡慕出家人的生活,就在五台山佛学院出家了。几年后云游到了这儿,就在这儿常住了。

法严师俗家在四川一个藏族自治州。从小就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高中毕业后也选择了出家,开始修密宗,后来改修净宗。她头上的香疤就是在四川的一个尼庵里,按传统的规矩烫就的。

法悦师26岁,举止文质彬彬,优雅大方,但眼镜后面似乎透着某种深沉,一看就知道是大家闺秀。与她在一起的还有一位法融师,面容白晰娇嫩,有点弱不禁风,好象红楼梦里那个林妹妹。她们都是名牌大学的学生,法悦师笑指着法融说:“她还是校花呢。”我点头表示肯定。当时我们三人正在一起清理一些碍事的树丛,树上野藤缠绕,还有鸟儿在呜叫。在与她们交流时,感觉她们很有思想。只得处处甘拜下风。原来法悦师是学哲学的。我问:“你学哲学应该很明白人生的道理啊,为何要选择出家呢?”

“嘿,那你是认为出家人不懂道理了?”

我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赶紧解释道:“不啊!我是说,你有那样高的文才,应该为社会作贡献啊。”

“嘿嘿,那你认为出家人就不为社会作贡献呀?”

“哎呀,不是啊……,哎……”

“在你眼里出家好还是工作好啊?”法悦师反戈一击。

“我……,说不清,愿闻高见。”我此时窘态百出。

“佛法不离世间法。吃饭穿衣无非佛事,一举一动关乎修行。”

我似解非解。

“至于说到我为何出家,我只能这样说:我在追求人生的最高享受。”

“什么是人生的最高享受啊?”

“我当时也同样问这个问题,我大学一个老师,也是国内很著名的一个教授这样对我讲:‘积一生之经验,我的结论是:学佛乃人生之最高享受!’我听了他的话,开始认真研究佛学。原来我一直以为,哲学涵盖一切,也包括佛学。后来才明白,应该是佛学涵盖一切,当然也涵盖哲学。随着学问的加深,越来越感到他的话真实不虚,实乃金玉良言,于是后来就出家,专学专修了。”

这会儿我有些明白了。又问法融师道:“你呢?也是因为这个吗?”

法融师笑了:“每个人出家的背景和动机都不尽相同啊。我啊,怎么对你说呢?就算是看透了人生吧。”

“哦?你一定是遇到感情挫折才……”

“也可以这样讲。自古红颜多薄命啊。嘿嘿。你看那儿,”她指着草地上一丛鲜花说。我看到那鲜花周围正围绕着一群采花的蜂蝶呢。是啊,那花儿怎经得起这些蜂蝶的嘻戏呢?

我说:“既使如此你也不能学‘黛玉葬花’啊!”

她快乐地笑了:“你倒是挺心疼林妹妹啊。我也考你一个问题吧:你认为有真正的爱情吗?”

我想答案肯是否定的,于是就说:“没有。”

她轻笑道:“那恋爱时是什么情啊?”

我说:“那是真情。”

“那你认为有了?”

“是的,”我答道。

“那离婚时真情上哪去了呀?”

我回答:“没有了。”

“你是否在回答:也有也没有啊?”

我说:“是的,我是正这个意思。”

“难得。你明白爱情不是永恒的,你就不会去痴情,不会去执著它了。你的林妹妹要是也明白这个道理,也许就不会‘葬花’了。痴情和迷信,佛家都把它们称作‘执著’,‘执著’与另外两个朋友‘分别’和‘妄想’,构成了人生最大的烦恼和障碍。我们修行,首先要修掉这‘三障’。这‘三障’去除了,你的本来智慧就开了。”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我不禁感叹道。这时候,两个尼师不说话了,原来她们正在合掌念佛,为将要被砍掉的一丛灌木祈祷呢。

我抬头看着蓝天,回想起我的情感经历,有如梦初醒之感。是啊,我这一生只所以不顺,不就是在执著一些东西吗?

这时候,树林里传来“哒哒哒”的声音。我循声望去,看到几支啄木鸟,正在给松树治病呢。周围的林子,显得越发青翠欲滴。

晚上收工后,我和老田、柴居士,还有那个熊居士,一起到五观堂吃饭,可寺里所有的尼师没一个去吃的,我向服务的尼师询问,才知道她们一直遵循着百丈大师倡导的“过午不食”的传统,一天只吃两餐。晚上,与两位居士聊天,也了解了很多情况。这天夜里,我睡的好香,黎明时分,我作了一个奇怪的梦,第二天把这个梦讲给法续和法严师,她们给我解的梦,使我受宠若惊……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