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杂谈】博客,网络时代的文学新红娘

(2011-10-05 11:31:10)
标签:

雨人

网络文学

诗人

网络时代

博客

文化

分类:

博客,网络时代的文学新红娘 

● 雨人 

很庆幸自己生长在这个多姿多彩的时代。网络,让我们与世界亲密接触,跨越时空面对面交流,既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信息、文化的传播途径与形式。网络文学,这个文化与精神的晴雨表也随之应运而生,其创作、发表、交流的平台从一页草纸延伸到键盘、屏幕、光纤、远程服务器、虚拟社区和更加辽阔的多维空间。

就拿我个人来说,85年上中学直到2005年共20年间,文学于我而言,就是读书读报,然后在稿纸上反复起草、推敲、修改、誊写。这期间几度放弃,原因当然是稿纸创作太费力,媒体发表太艰难,虽如此,但期间(1998年)我写的小说还获得过一次全国大奖,得到税后4000元的奖金。拿到奖金后当即前往西安,买了一台据说能上网的电脑。其实这台电脑只是个打字机,根本不能上网,更何况当时的商洛基本上还是网络盲区。

这台“打字机”当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让我熟练掌握了五笔打字和临屏创作。2003年,单位为我配备了专用电脑,随后不久又接入了互联网,当时流行BBS论坛文学,我也在很多文学网站的BBS上发了一些作品,但大都要经过审查才能正式在网上发布,而且阅读与传播的效果也很不理想。

我个人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应该划归于博客时代,博客文学在网络文学中竖立起了里程碑式的标志。2004年,博客这一名词在汉语中率先出现,2005年,专业博客网站在互联网上推出,2005年后期,新浪博客正式发布运行,且以清新、简约、大气的特点,和符合中国人喜好的阅读版式,以风暴之势扫荡了中国互联网领域。

2006年,不甘寂寞的我在新浪网上注册了自己的博客,开始了我的网络文学创作历程,把博客作为个人杂志,在电脑上自由创作,完成后当即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在第一时间聆听网友的品鉴、评论,与勉励。并利用博客在互联网上拜师学艺、广交文友,逐步形成了固定的文学师友群,其中不乏省内外有影响的名家。与他们接触基本上都是先期在网上交流,逐渐发展成面对面认识,最终成为网络文学师生关系,比如著名诗人、学者王若冰(《大秦岭》作者),著名作家孙见喜、方英文、刘炜评、何丹萌等,还有著名作家、《商洛日报》总编刘少鸿、著名作家鱼在洋、著名诗人慧玮、南书堂、远洲等,这些网上老师对我的创作均有深入指导与帮助,我一直对他们心存感激。

2010年11月,方英文老师在他的博客上贴了一幅新写的书法对联,“寒沙梅影路,雨雪酒香村。”方老师的这幅书法气韵洒脱,联语富含诗意,于是便试写了一首现代风格藏头诗博方老师一笑。


露是个节令,许多人在昨夜里不辞而别

地上,多了鸟的足迹,不代表所有人都会丈量孤独

花如果开,就在今夜解开衣衫,等不及春风来年

子拉长了冬天的回忆,也丢失了错落的光阴

太长了,远方不是桥,也不是岸,是洗旧了的岁月


季持续延长,一些人和另一些人相互取悦

花还没有表示亲呢,便一往情深地抱紧了冬天

杯中斟满往事,斟满爱与悲伤,还有你的

水,你热烈的初吻,水瘦山寒的感动。一个

庄挨着一个村庄入睡,而你我却相逢在遥遥无期


方老师看了我为他书联作品配的这首小诗后,说:“远方不是桥,也不是岸,是洗旧了的岁月”这一句堪为警句矣!2010年12月,孙见喜老师在我博客上以留言方式给我题词:“天不雨人人雨人,野语村言皆甘霖”,此后并答应有机会时用这个题词给我写一幅书法赠我。

像这样的网络交流很多很多,既陶冶了性情,也对我是一种潜在的指导与提携。

为更好地交流、学习,获取指导,2007年10月12日,我创建了超级链接式博客集群——“商洛文学圈”。为扩大影响,我积极邀请商洛本土作家、诗人和文学爱好者加入圈子,给予支持,并邀请省内外关心支持商洛文学现状与发展的文学师友入驻指导,使圈子迅速发展壮大。经过多年的努力,“商洛文学圈”目前已经发展到380余名成员,其中大多数是在文化界及文学界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文学院首批签约作家杨莹女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康市文联副主席方晓蕾先生等,以及知名诗人玉上烟、施施然、云水、沙丽娜(以上均为全国有名的实力女诗人)、吕布布(深圳《诗林》杂志编辑)、鲁绪刚(陕西安康,《星星》诗刊论坛超级版主、实力诗人)、李爱霞(陕西安康,实力诗人)、田冲(《西安商报》副总编)、洪晓晴(女,《当代青年》杂志编辑)等,并本土知名作家诗人远洲、刘剑锋、李清文、王丹锋、管上、程玉宇、周知、陈瀚乙、郝晓宏、刘琰君、屈伸、牛磊、冯玲玲、秦豫、郭涛、樊立怀、吴忠民、刘文启、何高峰、张宏运等,可以说已经把商洛本土的作家、诗人、文化名流及文学爱好者悉数囊括其中,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网络虽说是虚拟的,但博客上的好友以及圈子中的圈友们,都真实地存在着、交流着,也进步着。我在博客上有几位诗友,比如近两年全国走红的“施施然”和“玉上烟”二位。2009年在网上认识的时候,她们还是默默无闻的诗歌初学者,为提高创作水平,她们一边在网上学习,一边通过网络寻找高人指点,她们的勤奋好学给自己赢得了喜人成就,玉上烟在全国最高规格的文学刊物《诗刊》和《人民文学》重点栏目发表了组诗,施施然以遍地开花的形式几乎在全国所有诗刊上发表了作品,并在2010年被评为中国十佳诗人。她们的成功对我触动很大,她们不约而同地认为,对诗歌的追求是源动力,而博客这一网络载体是良好的环境、土壤与介质。她们的创作实绩见证了网络时代博客对于文学发展的巨大影响。

博客不但成就了网络文学,也为博友们建立和增进友谊搭建了理想的平台。2009年12月19日,网上结识的诗友崔彦一行5人来商洛交流访问,我与商洛日报周末版主任、著名诗人慧玮和《三秦广电报商洛版》原主编、诗友张晓鸣、《山泉》杂志执行主编崔登明、商洛电视台记者、诗友苏智华、冯玲玲,以及回家度假的知名女诗人吕布布接待了他们一行,洛南诗友刘琰君、山阳诗友管上、周知当日也闻讯赶到商州,两地文友欢聚一堂,相互切磋,交流诗艺,既给对方留下了良好印象,也留下了美好回忆。

2011年5月14日,我在网上结识的著名诗人鲁绪刚一行三人前来商洛会友采风。为体现商洛人的热情好客,同时为增进商洛安康两地诗歌界的友谊,我和市文广局副局长、著名诗人南书堂,以及著名诗人慧玮、我市著名主持人、诗人、作家刘剑锋等接待了他们,次日慧玮还陪同他们一行前往金丝峡游览观光。返回安康后,绪刚先生在博客上详细记录了商洛采风会友情况,并表示衷心感谢,同时热情邀请商洛诗友前往安康旅游观光,开展文学交流活动。

从利用网络这一工具开展文学创作及各类活动,至今已经6年了。在这6年时间里,我也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不但结识了全国各地众多的文学名家,自己的文学水平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同时也得到了圈内师友们较为中肯的评价与认可,这都得以于网络这一方便、快捷、平等、自由、开放的互动、交流平台,我的作品相继被一些网站转载,同时被纸质媒体选用发表,有了较为固定的“粉丝”,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影响。这一切都让我充分感受到了网络时代的优越与便捷。

借此小文,我要真诚感谢这个多姿多彩的时代,感谢博客,感谢在网络时代里充当文学新红娘角色的任一工具与载体。

让我们继续投身于网络文学的大潮中吧,为了爱,为了亲近,为了担当与传承,为了建立和重塑坚强、本真、自信的艺术品质,为了我们的精神与文化。

 

                                                2011年8月2日应《商洛新闻网》约稿作

 

【扩展阅读】: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后来缩写为Blog,而博客(Blogger)就是写Blog的人。从理解上讲,博客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简单的说博客是一类人,这类人习惯于在网上写日记。

Blog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是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具体说来,博客(Blogger)这个概念解释为使用特定的软件,在网络上出版、发表和张贴个人文章的人。(“扩展阅读”内容摘自网络)

 

【作者简介】:雨人,原名张胜利,1998年以短篇小说《黑脸》在《女友》杂志和《中国作家》杂志联合举办的“全国青年文学作品大赛”中荣获小说类二等奖(一等奖空缺),2004年涉足网络文学,2006年创建个人博客,2007年创建超级链接式博客集群——“商洛文学圈”,2008年开始运用博客进行纯文本诗歌创作,同年加入商洛诗歌学会,现任商洛诗歌学会副秘书长,有诗歌刊发于《绿风》、《延河》、《商洛日报》、《商洛诗歌》、《商洛文化》、《丹水》、《山泉》、《清风》等,并有散文、诗歌等编发于“商洛新闻网”等。

个人博客网址:http://blog.sina.com.cn/u/1263666322

商洛文学圈网址:http://q.blog.sina.com.cn/slwxq/

 

http://s5/middle/4b520492hae84db08a714&690

网上诗友著名诗人鲁绪刚先生来商洛时,与市文广局副局长、著名诗人南书堂(左)、雨人(右)合影。

http://s12/middle/4b520492hae84db366d4b&690


网上诗友著名作家杨莹女士来商洛时与雨人合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