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统思维】(331):关于魏则西事件的系统反思

(2016-05-07 11:39:34)
标签:

财经

教育

时评

文化

        

        魏则西事件或者称为魏则西遭遇,是指大学生魏则西因罹患滑膜肉瘤,辗转多家医院治疗,病情不见好转,最后通过百度搜索到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在花光东凑西借的20多万元后,仍不幸去世。为什么一个大学生的病逝引发了如此的社会热议,甚至可以称为是一场舆论风景呢?原因就在于魏则西事件反映了许多带有普遍性的社会根本问题。对魏则西事件的反思必须超越事件层次和经济技术层次。


        从系统思维角度来讲,魏则西事件决不是一个孤立事件,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系统性问题,直接相关者是患者、百度、莆田系、武警医院,他们构成一个直接的因果网络,而且这个因果网络镶嵌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之中。这里自然涉及患者、百度、莆田系、武警医院的行为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患者的行为主要由其知识结构决定,百度,莆田系和武警医院的行为主要由利益驱动并应接受超越经济层面的社会监督和控制,主要表现为要受到相应法律和制度的约束。由于法律和制度的功能是保护现存的社会经济秩序,因此往往落后于社会现实。存在两种类型的制度边界:一是由于制度设计造成的制度灰色地带;二是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新现象。例如,百度搜索排名就属于典型的第二类制度边界范畴。在制度边界上由于没有现成的制度约束,就需要人性的光辉和回归到系统主义价值观层次。


        魏则西事件折射出来的最为深层的问题应当在价值观层次。我们曾经指出,比发展经济和国家治理更为根本的是文化和文明建设,其中系统主义价值观应当成为核心内容。每个人、每个机构都是社会系统的一个构造性元素,在获得生存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即每个人、每个机构都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不能产生损害别人和社会的负外部性是最低要求和最弱的行为约束,是所谓的底线。产生正外部性是崇高的起点。只有把系统主义价值观变成一种普遍价值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魏则西事件的再度重演。


延伸阅读:

1、昝廷全:“制度边界的类型与意义”,《经济学动态》,2008(12):38-40

2、昝廷全:《系统经济学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昝廷全:《系统经济学史记:1985-2012》,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4、昝廷全:《系统经济学进展:2013-2014》,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5、昝廷全:《系统管理模式》,北京:北京广播学院音像教材出版社,2005。


 

 

 

 

http://s15/mw690/001nwcHlgy715UbCvqS3e&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