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274)货币不是财富,却是致富的手段

标签:
财经教育文化时评 |
古人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我们曾经论述过这句话的正当性依据和适用条件。但是,货币本身不是财富。我们可以利用数学上的反证法来说明这个结论:如果货币本身就是财富,人们就不用进行任何创造财富的生产活动,只需多印货币就可以致富了。这可能吗?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只印货币,不但不能致富,而且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能得到保证。
按照经济学原理,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一般等价物。人类最早的货币形态是黄金和白银。它们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内在价值。在重商主义时期,黄金不仅是人们的致富手段,其本身就是财富。后来出现了纸币,但是,纸币的背后还是贵金属金和银。直到布雷顿森林协议解体,美元和黄金脱钩,各国政府发行的货币才真正与金银脱钩。由此,各国货币成为为严格的“法定货币”,其背后是国家信誉。国民党政府在逃往台湾前夕,利用一麻袋国民党政府发行的纸币也不能买得一斤大葱。这个例子最能说明法定货币的国家信誉本质。
法定货币的国家信誉本质就是保证货币持有人能够购买到所需要的相应商品和服务。这就是货币的媒介作用,这有点类似于做几何题时的”辅助线”。虽然只是辅助线,但对解题却大有帮助。货币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从“实体经济“的论域转化到”实体经济+符号经济“这一扩展的论域上寻求经济发展的最优解。美国凭借自己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使美元成为了事实上的全球货币,然后通过对美元(汇率)的操纵实现了对全世界财富的掠夺。
延伸阅读:
1、昝廷全:"应当创设“世界货币”",载《服从于自己内心的价值尺度:系统经济学学术散墨》,北京:
2、昝廷全:"再谈应当创设世界货币",载昝廷全微信公众号【系统思维】(253)
3、昝廷全:《系统经济学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昝廷全:《系统经济学史记:1985-2012》,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5、昝廷全:《系统经济学进展:2013-2014》,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