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统思维】(155):社会秩序与耗散结构  关键词:155

(2015-04-03 17:06:05)
标签:

财经

教育

时评

文化

【系统思维】(155):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文章(155):社会秩序与耗散结构  关键词:155

 

       社会是由不同的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共同构成的一个大系统。作为构成社会元素的个人,其行为千差万别。要想具体描述每一个人的具体行为几乎需要海量的信息,客观上也很难做到,而且即使可以做到,由于信息量几乎接近无穷,人们也没有处理这些信息的能力。一种可行的方案是采用宏观化的方法,首先把千差万别的个人行为归并为相对较少的行为模式,然后研究不同行为模式之间的关系。各种行为模式之间关系的总和就称为社会秩序。

 

       根据系统经济学的层级过渡原理,可以把一项社会活动分解为若干行为模式及其有机组合,也可以把一种较为复杂的行为模式进一步分解为更为简单和更为基本的行为模式。由此进行递归分解,最终可以把各种行为模式分解为自然过程的有机组合。由此所得到的有机组合一定表现为相对稳定的关系和结构,即耗散结构。这是由于所有的社会活动或行为都是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的,因此,不同行为模式之间的组合也必须是特定的,必须具有自我治愈功能,即校正错误行为的功能,满足这种功能的结构一定是耗散结构。不同行为模式之间的关联是各种各样的,由此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耗散结构。

 

       行为模式之间的关联或结构对应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工作秩序。大学、企业和政府等都有自身的工作秩序,他们由各自的规章制度所确定。这些不同的规章制度就对应于特定的耗散结构。从制定规章制度的角度来讲,对行为模式的辨认和确定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把社会活动正确分解为不同的行为模式是规章制度得以正确制定和有效执行的前提和保证。这里的行为模式对应于我们在制度拓扑理论研究中提出的“行为等价类”。由于所有的规章制度所面对的最小单元是行为模式或行为等价类,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有制度边界或制度的空白地带。

 

       行为模式和行为等价类本身隐含了层级结构,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规章制度也应具有层级结构的特点。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一个大学即有学校层次上的规章制度也有院系层级的规章制度,一个企业既有企业层次的规章制度也有企业不同部门的规章制度等等。

 

延伸阅读

1、昝廷全:《系统管理模式》,北京:北京广播学院音像教材出版社,2003。

2、昝廷全:《产业经济系统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昝廷全:《系统经济学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昝廷全:《系统经济学史记:1985-2012》,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5、 昝廷全:《系统经济学进展:2013-2014》,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6、钟学富:《社会物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http://s16/mw690/001nwcHlzy6RcWeM8pNff&690 关键词:155" TITLE="【系统思维】(155):社会秩序与耗散结构  关键词:155"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