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公众微信推送文章(135):大系统与统计规律
关键词:135
根据系统的定义和形式化表示,系统的硬部相当于系统组成要素的集合。这有两种情况:一是要素集合为无限集,二是要素集合为有限集。在要素集合为有限集的情况下又可以划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要素的个数较少,每个要素对于系统的整体特性都至关重要,而且每个要素的变化细节较容易观察和描述;第二情况,要素个数虽然有限,但是依然充分多,以至于从根本上无法描述每个要素的变化细节,或者信息量太大无法处理。我们把要素个数充分大的系统称为“大系统”。和只有少数几个要素的系统相比,大系统的一个本质区别就是,大系统遵从统计规律。现实中的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都包含大量的成员,因而都属于大系统的范畴。
大系统遵从统计规律对于社会管理和经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对于社会和经济系统的管理只能建立在统计规律基础之上。比如,为了提高一个国家的银行存款余额,一般来讲,不宜直接规定每人必须增加多少存款(这对应于直接干预个体行为的动力学规律),只能采取设定宏观参数的办法,例如,提高存款利率。虽然提高存款利率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增加存款,但从总体上讲通常会增加存款余额,或者说,在统计意义上讲,增加利率会增加存款余额。
对于大系统来讲,由于要素的个数充分大,通常假定要素的性质相同,相当于物理学中“全同粒子”组成的系统,或者只有少数几种要素。如果要素的个数充分多,而且性质各异,就会由于“信息爆炸”而无法研究。在传统经济学研究中,通常假定每个人都是经济人,这就相当于把经济系统看成“全同粒子系统”,每个要素的性质都相同。受统计物理的启发,也许我们可以把经济人划分为典型的几种类型,类似于物理学的玻色子和费米子等,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规律研究。
延伸阅读
1、 昝廷全:《系统管理模式》,北京:北京广播学院音像教材出版社,2003。
2、 昝廷全:《产业经济系统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 昝廷全:《系统经济学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 昝廷全:《系统经济学史记:1985-2012》,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5、 昝廷全:《系统经济学进展:2013-2014》,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http://s10/small/001nwcHlzy6NREYYZ8589&690 关键词:135" TITLE="【系统思维】(135):大系统与统计规律 关键词:135"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