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114):传媒的力量 关键词:114

标签:
娱乐思维系统 |
分类: 系统思维 |
【系统思维】公众微信推送文章(114):传媒的力量
微信平台推送文章:
以前,传媒界流传一句话:“我不能影响你怎么思考,但可以影响你思考什么”。媒体播送什么议题大家自然就会思考什么内容。这相当于为受众设定了思考的议题,属于“议程设定”的范畴。但是,现在我们进一步认为,传媒不仅可以影响你思考什么,而且可以影响你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结果。不同媒体的出现,不仅是某种人体职能的延伸,更是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进而导致文化内容的转变。在只有口头语言的民族,谚语和警句在人们生活中绵延不断构成了思想自身的内容,谚语和警句是真理的重要载体。在只有口头语言的社会里,所谓的智者就是掌握大量谚语和警句的人。在以文字为中心的社会,理解真理和定义真理的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更愿意相信书面文字的真实性,尤其是印刷文字。大学里对于真理的认识是同印刷文字的结构和逻辑密切相关的,出版的文字被赋予的权威性和真实性远远超过口头语言。也就是说,对于真理的认识与表达方式密切相关。在口语文化的社会,法官判案注重证人口供,人们重视一诺千金;在印刷时代,人们倚重白纸黑字;在图像主导的社会,有图有真相。从历史上看,印刷术的发明“为各阶层的人们打开了同样的信息之门,邮差把知识一视同仁的送到茅屋和宫殿前”(引自阿丽克西斯 ▪德▪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1835)。实际上,每一次新媒体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人们之间的信息鸿沟。互联网的出现,情况也是如此。与印刷术和电视的出现一样,互联网的出现影响着人们对于真理的认识,甚至形成了互联网思维这种新的认知方式。
著名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信息。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引伸,不同的媒介适合不同的信息。印刷铅字适合文字信息,电视适合以图像为中心的信息。也就是说,每种媒介都有自身的传播倾向。印刷文字的出现,导致了人类的阅读行为。阅读从本质上讲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在此基础上,派生了理性的概念。在印刷时代,公共话语形成的主要途径来源于铅字,人们用白纸黑字表明态度、表达思想、制定法律、销售商品和创造文学等。而随着电视的出现,文化逐渐从以文字为中心转移到以图像为中心,进而进入所谓的娱乐时代。娱乐时代的含义不仅是指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更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电视擅长的不是给观众留下观点,而是给观众留下印象,因为电视本身是看的而不是读的。从历史上看,德国民族擅长观念和理论思维,意大利民族天生具有欣赏形式美和色彩美的天赋。所以,德国人提出了形而上学的概念和各种主义,而意大利绘画在文艺复兴时期登峰造极。以文字为中心和以图像为中心的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否和德国与意大利的特点有些同构?
现代分析哲学认为,问题的提法和表述方式对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影响。美国学者尼尔 ▪波兹曼认为,媒体影响人们对于真理的认识。从哲学上讲,真理都是相对的。吴学谋曾经提出认识相对论理论。在此基础上,我们曾经提出经济系统的认识相对性原理。对真理的认识和五个元素有关:认识主体、认识客体、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中介系统和环境。这五个因素之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化都会导致不同的认识。传媒显然属于这里的中介系统,由此不难看出传媒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所以,每一次新媒体的出现,都会导致对真理的解释和甚至对真理定义发生变化。
延伸阅读
1、
2、
3、
4、
5、
http://s10/small/001nwcHlzy6NREYYZ858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