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98):市场如牌局 关键词:98

标签:
思维系统 |
分类: 系统思维 |
【系统思维】公众微信推送文章(98):市场如牌局
中国古典智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以被认为是博弈思想的原胚。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1903-1957)与经济学家奥斯卡▪莫根斯特恩(1902-1977)是博弈论的鼻祖。他们于1944年出版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被认为是博弈论的经典著作。在这本书中,诺依曼等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论述了博弈论产生的重要背景——经济问题的描述问题。他们在讨论数学为什么没能在经济研究中取得更多成功的原因时指出,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经济问题本身表述的不够清晰,实际上他们是说,博弈论对于博弈一类的经济问题的表述是明确而清晰的。
博弈论真正取得巨大成就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纳什(1928-)是博弈论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纳什提出的“纳什均衡”概念现在已经成为经济学教科书的基本术语。在纳什之后,相继有泽尔腾(1930-)、豪尔绍尼(1920-)和哈萨尼(1922-2010)等数位经济学家由于对博弈论的研究而荣获了经济学诺贝尔奖。博弈论的运用从根本上改造了经济学。以至于有人感慨的说,现在的经济学和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经济学相比已经面目全非。
现在通常把博弈分为四种类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其对应的分类指标有两个:一是信息是否完全,二是静态和动态。在系统经济学研究中,我们提出了博弈论分类的第三个指标,即信息的粗糙性。所谓信息的粗糙性是指,由于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知识的不同所导致的信息不能被完全理解的情况。我们可以对新划分的博弈类别逐一进行系统研究,由此可以深化和拓展博弈论研究。
延伸阅读
1、
2、
3、
4、
5、
http://s10/small/001nwcHlzy6NREYYZ858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