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昝廷全
昝廷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645
  • 关注人气:4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统思维】(86)17世纪宫廷生活与法国悲剧  关键词:86

(2015-01-23 15:08:51)
标签:

思维

系统

分类: 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公众微信推送文章(86):17世纪宫廷生活与法国悲剧    关键词:86 

微信平台推送文章:

  

       17世纪的法国宫廷生活催生了法国悲剧。法国中世纪的统治者在大家一致拥护下,把其余的封建主削弱,成为一国之主,从前与他并肩的一般诸侯十五世纪时已变成他的将领,十七世纪时降为他的侍臣。侍臣的高祖的的高祖都是国王的同辈伴侣。由于这个原因,侍臣们本身也属于特权阶级,即所谓的贵族阶级。侍臣和主子的关系很亲密,可以在主子的舞会中跳舞,跟主子同桌吃饭,同车出门,坐他们的轿子,做他们的宾客,这样就产生了宫廷生活。这种宫廷生活的光彩在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发挥得淋漓尽致。贵族们生性豪侠,自认为出身高人一等,所以行为也非高尚不可。出身贵族的人第一要不怕危险,危难时刻自告奋勇冲锋陷阵,必要时不惜流血牺牲。

       作为宫廷侍臣,属于礼貌周到的上流人士。根据记载,某公爵因为连续不断的行脱帽礼,走过凡尔赛的庭院时只能把帽子拿在手中。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一定会挑选适合他们性格的娱乐方式:第一高尚,因为他们不但出身高尚,感情也高尚;第二端庄整齐,这是因为他们是在重礼节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十七世纪所有的艺术品都受这种趣味的熏陶。文学受到的影像更加明显。不仅名流,所有的人都文笔优美。在文学内部,表现得最为完美的就是法国悲剧。

       深受这种宫廷生活面貌和精神的影响,法国悲剧结构匀称,绝对没有突入其来的情节和想入非非的诗意,不像莎士比亚那样听任荒诞的事实支配,对白全用工整的诗句,用词精炼、音韵铿锵。所有的剧中人物都是宫廷人物,从国王、王后、亲王到妃子、大臣、太子的幕僚、男女亲信等,他们都是十七世纪的法国贵族,既高傲又极有礼貌。即使死也要死得合乎礼法。这种戏剧可以说是贵族社会主要特征的本质写照,像哥德式建筑一样,代表人类精神的一个鲜明特征。所以也像哥德式建筑一样到处风行。

 

延伸阅读

1、丹纳(傅雷译):《艺术哲学》,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昝廷全:《系统经济学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昝廷全:《系统经济学史记:1985-2012》,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4、昝廷全:《系统经济学进展:2013-2014》,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http://s10/small/001nwcHlzy6NREYYZ8589&690 关键词:86" TITLE="【系统思维】(86)17世纪宫廷生活与法国悲剧  关键词:86"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