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统思维】(72):艺术品的系统论基础    关键词:艺术

(2015-01-06 16:51:53)
分类: 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公众微信推送文章(72):艺术品的系统论基础    关键词:艺术

 

微信平台推送文章:

2001年当我第一次读到丹纳的《艺术哲学》时,就被其中所隐含的系统思想所震撼。丹纳的《艺术哲学》出版于1928年,而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于1945年才开始发表关于系统论的论文,直到1968年才正式出版《一般系统论》。也就是说,丹纳的《艺术哲学》早于贝塔朗菲出版《一般系统论》40年。丹纳通过对艺术的研究所阐发的系统思想要早于贝塔朗菲至少17年,只不过丹纳没有采用系统科学的名词。由此,我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科学+艺术:探索真理的两条不同途径”,被收录在中国传媒大学50周年的校庆文集《学问之道》中。科学和艺术对于真理的探索各具特点,二者相互补充,殊途同归。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已经明确指出,认定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在于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够解释艺术品的总体。其本质就是,要认定一件艺术品,首先要确定该艺术品镶嵌其中的大系统。丹纳把该大系统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一件艺术品,不论是一幅画、一出悲剧还是一座雕像都属于作者的全部作品集合。每个艺术家不同的艺术品之间都具有某种相似性,就好像一父所生的几个女儿一样。这种相似性表现为艺术家的风格。只要拿一个优秀艺术家没有签名的一件作品给内行去看,他差不多一定能说出作家来;第二个层次,是不同艺术家构成的系统,即艺术家群体。例如,莎士比亚,初看似乎是天上掉下来的奇迹,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在他周围存在许多优秀的剧作家,这些剧作家都用同样的风格、同样的思想、同样的感情写作。因此,要了解某一位艺术大师,就需要把这些有才能的作家集中在他周围,因为他只是该艺术团体中最显赫的一个代表;第三个层次,就是要把艺术家放在更大的社会系统中。艺术家不是孤立的。由此,丹纳认为,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个艺术家团体,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丹纳用气候与植物的关系来比喻艺术和时代精神与风俗之间的关系,每个气候带都有自己特殊的作物和草木,两者一同开始一同结束。艺术和时代精神与风俗之间的关系也如此。

综上所述,丹纳虽然没有采用系统论语言,却从实质上奠定了艺术品的系统论基础。

 

延伸阅读

1、    丹纳(傅雷译):《艺术哲学》,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昝廷全:“科学与艺术:探索真理的两条不同途径”,载《学者的声音:学问之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3、    昝廷全:《产业经济系统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    昝廷全:《系统经济学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    昝廷全:《系统经济学史记:1985-2012》,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6、    昝廷全:《系统经济学进展:2013-2014》,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http://s10/small/001nwcHlzy6NREYYZ8589&690   关键词:艺术" TITLE="【系统思维】(72):艺术品的系统论基础    关键词:艺术"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