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5):极与内在尺度
关键词:极
微信平台推送文章:
余秋雨先生曾经写过一本书,书名就叫《极端之美》。实际上,每一个极端(简称为“极”)都是衡量事物的一个尺度。比如说,邓丽君是20世纪中华歌坛的一个顶峰人物,她就相当于一个极,一个歌坛的内在尺度,可以用她去衡量和评价其他歌手。再比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就是他理想中的生存状态的一个极。
从数学上讲,各种极就相当于极限、下确界、上确界、极大值、极小值、最大值、最小值等。经济学中供求平衡状态是经济现象中的典型的一个极。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讲,历年诺贝尔奖得主就构成了科学家群体的极,他们是评价所有其他科学家工作的内在尺度。运筹学有一条定律,大概是说,最优解往往都在边界上。反过来讲,与最优解对应的就是各种极。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发展的历史就像是由一座座科学高峰连成的天际线。这些许许多多的诺奖得主就是一座座倔强的科学高峰,就是一个个不同的科学之极。
从重要性来讲,各种极更能反应事物的本质。知道了一个函数的极值基本上就把握了这个函数。很多文学故事都是从频临灭亡的极端故事开始的。世道走到崩溃的边缘总会有女娲补天的故事发生。从某种意义上讲,系统经济学就是在造一个极、一个经济学的内在尺度。
http://s6/small/001nwcHlzy6NyfuOKJT45&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