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统思维】(4):认识相对性  关键词:认识

(2014-11-02 16:29:46)
标签:

情感

财经

教育

文化

分类: 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公众微信推送文章(4):认识相对性   关键词:认识

 

微信平台推送文章:

中国有句俗话:“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就涉及认识相对性问题。传统认识论不仅认识主体只涉及具有思维意识的人,而且主要讨论的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认识,是一种高度简化的做法。在系统经济学研究中,我们提出了“经济系统的认识相对性原理”,把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的其他内容显化了出来。一般来讲,认识和以下五个因素有关:主体、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中介和环境,可以形象地表示为:

 

认识= f(主体,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中介,环境)

 

由此不难看出,只要主体、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中介和环境这五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发生变化,都会引起认识的改变。“儿不嫌母”的原因是因为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母女关系。类似的说法还有“情人眼里出西施”、“和尚不亲帽子亲”等。许多歌手在演唱会上邀请听众上台和他们一起演唱,就是在利用改变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做营销。以前,有一次我在电视台录节目,在我和主持人中间有一个玻璃茶几,玻璃上满是灰尘,直到节目就要开录了还没有人打扫,我正要去擦的时候,主持人说不需要。节目录完看样片的时候我发现,经过摄像镜头的变换之后,本来满是灰尘的玻璃显得曾亮。最后我突然明白了,这就反应了“中介”对认识和审美的影响。唐朝以胖为美,现在越瘦越好,这是对“环境”影响认识和审美的最好诠释。

 

认识相对性原理在美学和市场营销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延伸阅读

1、昝廷全:“系统营销的三个基本原理”,《企业活力》2002年第9期。

2、昝廷全:《系统经济学史记:1985-2012》,北京:科学出版社。

 

http://s6/small/001nwcHlzy6NyfuOKJT4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