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家过年:抖落所有的社会形式化认可符号

(2014-01-30 01:47:31)
标签:

文化

    春节回家过年,自然要见许多亲戚朋友。虽然形式上很忙,但内心总不免会默默盘点一年来的收获,评估一生最终可能达到的人生高度。正是回家过年,离开工作单位和所有的组织,抖落所有的社会形式化认可符号,只剩下赤诚的一个人的时候,更容易显化什么才是个人真正的终极关怀。终极关怀不依赖于任何单位和组织,其载体完全是个人。最近有人提出“向死而生”。当一个人面临死亡的时候,自然摆脱了所有的单位和组织。此时,才会更加明白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什么才是值得珍惜的、什么不过只是浮云。我很多年前就提出,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待我们今天的工作,这不仅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我曾经说过,一个的学术价值最终取决于我们有多少真正原创性的学术思想融入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而博士、教授、博导、特聘教授、院士、甚至诺贝尔奖,从本质上讲,都是社会形式化认可符号,都属于功利化指标的范畴。一个人的社会形式化认可水平并不等同于其真实水平,有时甚至发生背离,特别是在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更是如此。学术研究追求的不是市场价值,而是对于人类文明的价值。由此,越是抽象的理论,其特征尺度越长,对人类的影响越久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