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昝廷全
昝廷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813
  • 关注人气:4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里之外:实无穷与潜无穷(将载《纸上人生》)

(2010-11-23 03:02:21)
标签:

娱乐

    今天晚饭后,我请广州来的朋友和我的博士生等一起去唱歌。我一直很喜欢周杰伦唱的“东风坡”、“菊花台”、“青花瓷”等歌曲,主要是因为我喜欢这几首歌的歌词。当今晚再次看到周杰伦和费玉清合唱的“千里之外”这个歌名时,突然把它与数学中的实无穷和潜无穷联系了起来。这首歌其中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这里的“千里”已经含有“很远”的意思,相当于数学上的“无穷大”。照这样理解,“千里之外”作为一个地方就相当于无穷大之外的地方,比无穷大还远,当然更是“无穷大”。也就是说,“千里”是无穷大,“千里之外”也是无穷大。第一个无穷大“千里”是实无穷,第二个无穷大“千里之外”相当于潜无穷。实无穷可以“操作”,所以,才有“‘千里’之外”的说法;潜无穷无法“操作”。这样,“千里之外”就把实无穷和潜无穷之间的区别作出了简单直白的诠释。

 

    我曾经在“科学与艺术:探索真理的两条不同途径”一文中,提出了“科学和艺术是探索真理的两条不同途径,二者各具特点,相互补充”的观点。当今天晚上我把“千里之外”与实无穷和潜无穷联系起来的瞬间,当时顿有“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淋漓畅快之感。这种感觉,只能偶得,无法刻意追求。科学和艺术在深层次上是相通的,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

 

    顺便指出,把具有潜无穷性质的文学虚词(不具有可操作性)当作具有实无穷性质的实词进行“操作”是一种典型的文学创作手法。比如:“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方文山语),“未来”能“拆”吗?再比如:“我的真心你没听过”(昝廷全语),“真心”能“听”吗?显然,这样写出来的句子别有一番意味。类似的写法还有很多:东风“破”,“淋湿”现在,“风干”忧伤,“路过”你的青春,把爱“剪碎”,等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