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术研究:入主流与成为主流(将载《纸上人生》)

(2010-10-24 18:11:57)
标签:

情感

    我1985年在《自然杂志》第11期上发表第一篇关于系统科学应用的文章,至今已经25年了。1988年在《兰州大学学报》(哲学科学版)第2期发表第一篇关于系统经济学的文章,题目是“论经济系统的基本特征”,至今已逾22年。在过去的20余年里,不管风云如何变幻,“系统经济学”一直是我最后退守的精神家园。实际上,系统经济学也是我的诺亚方舟。

 

    从事系统经济学研究,起初是我的理性选择,基于我对20世纪科学技术体系的整体趋势的判断和把握。从总体上说,科学技术是在分析与综合的辩证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自从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综合思潮已经成为科学与社会发展的主流。正是基于这个判断,我在1996年在香港出版的《系统经济学》(第一卷)的序言中就提出“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系统时代”的观点。系统经济学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在筹创系统经济学初期,我们显然属于非主流,甚至连发表文章都要靠“运作”。但是,我始终坚信,系统时代的到来,犹如历史潮流浩浩荡荡,系统经济学终将从非主流变成主流(这里我们采用的是主流的本原含义,与现在经济学界把研究市场经济的理论称作主流经济学不同)。碰巧的是,突然有一天,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王振中先生打电话给我说,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最近提出:“经济学家应该把经济当成一个系统来研究”,让我看看今年第15期的《财经》杂志。但是,当时时间已晚,市面上已经买不到第15期的《财经》杂志。于是,我就让我的一位研究生从网上下载了这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自由的‘理念市场’至关重要”,这是一篇专访性文章。科斯表述这个思想的时间应该是2010年7月。而我们发表第一篇系统经济学的文章是1988年,也就是说,在我们从事系统经济学研究的22年之后,终于有世界级的经济学家意识到了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经济学的重要性。

 

    细想一下,出现这种情况一点也不奇怪,正如诺贝尔奖得主普离高津(I Prigogine)所说,西方哲学侧重于分析、定量和实验,东方哲学强调综合和整体性。从深层意义上讲,系统经济学渊源于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系统思维,具有深厚的东方哲学背景,这种强调整体和综合的哲学思维正好与当代系统时代的潮流暗合。我们曾经说过,系统经济学的价值指向是整个人类文明,不论能否得到现时的社会形式化认可与否,我们都将一如既往地快乐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