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冰儿
冰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817
  • 关注人气:9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年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十一)

(2016-10-26 09:06:56)
标签:

教育

中考试题

分类: 语文家园

2016·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三、文言文阅读(1 4)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71 1题。 (1 4)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
]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 过晋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同行者诳之。 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变容。 指社(祭祀的神社):“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叹。指舍曰:“此先人之庐。”乃涓然而泣。指垅(坟墓):“此若先人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之冢。”其人哭不自禁。同行者哑然大笑,:“予昔绐(欺哄),此晋国耳。”其人大惭。 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A .
率妻子邑人来此        奇山异水,天下独
B .
晋陶渊明爱菊            故人不亲其亲
C .
斯人,吾谁与归           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
D .
燕,真见燕国之城社     多助之,天下顺之
8 .
从文段中分别找出当“详细”“应当”“探求”“禁受”讲的词语,并依次写下来。 ( 2)
9 .
与“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2)
A .
停数日,辞去           B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C .
此先人之庐            D . 咨臣以当世之事
10 .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6)
( 1)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 3)
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变容。
译文:       

11.你学过了陶渊明和周敦颐的文章,请简要写出他们品格相同与不同之处。 ( 2)

答:         
三、文言文阅读(14)7.B(2)8. 具 宜 求 禁(2)9. D(2)10 .(1)村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村人竟然不知道有汉代,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2)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或喜或悲。(3)同行的人指着晋国的都邑说:“这是燕国的都邑。”那人听后,变了神色。(6,每句2)11 . 相同点:自身品格高洁。不同点:陶渊明,厌恶官场,辞官归隐,出世思想。周敦颐,在污浊的世间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2)

2016·内蒙古自治区包头

(一)阅读下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作者 彭端淑  节选自《为学一首示子侄》)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乎成(      2)可而不可恃也(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译文:           

2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译文:           

10.本文第②段是如何论证“为学”的重要性的?

答:           

11.清举一个事例,论证“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这一观点。

答:           

【答案】8.(1)迄:到(2)恃:依移9.(1)做它,那么难的也就容易了。(2)我的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10.通过对比论证了人最终的成就不是取决于资质,而是取决于能否坚持学习。11.示例:在《伤仲永》一文中,仲永幼时“指物作诗立就”,因其父“日扳仲水环渴于邑人。不使学”,最终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充分证明了“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解析】8试题分析:先要梳理文字,读懂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9.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为” “则” “亦” “材” “庸” “逮”,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试题分析:仔细阅读第二段文字,疏通文意,抓住“吾材之庸不逮人也”“吾资之聪倍人也”两句,分析本段两层内容,即可了解本段对比论证的方法。

【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试题分析:结合全文内容,理解“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此句的意思,即指一个人再聪明而不学习也会自己招致损害,此由自然想到《伤仲永》一文中的例子。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2016·内蒙古自治区通辽

四、文言文阅读(完成9—11小题,共11分)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节选自《核舟记》明·魏学洢)

【乙】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乔山人善琴》清·徐珂)

    注释:(hú):一种凶猛的鸟。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ǎo):老妇人。阕:止息,终了。款扉:款,敲;扉,门。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石青  糁:            (2)其两膝相  比:       

  (3)款扉  扣:            (4)今客      鼓: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答:             

  (2)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答:             

11.甲乙两文都赞美了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但表现手法不同,甲文是          ,乙文则用了                              的句子来侧面烘托。(3分)

2016·云南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2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视之,自以为不如。(       

2)由此观之,王之甚矣。(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译文: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15.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怎样的道理?(3分)

答:               

16.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我们能从齐王身上学到什么?请简要谈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谈你的认识。(3分)

答:               

(二)(12 分)13.    (2分)(1)孰:通“熟”,仔细。(2)蔽:受蒙蔽(蒙蔽)

14. (2分)(1)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

(2分)(2)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15. (3分)面对复杂的社会,人很容易受蒙蔽,要辨别真伪,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

16. (3分)一个人要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或批评,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2016·云南省昆明卷】

(二)阅读【甲】【乙】两则文选,完成913题。(12分)

【甲】

①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②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咸易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如是默诵,书有弗记者乎?

                                           (节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诵》)

【注释】①殊:特别。   ②寝陋:丑陋。   ③易:轻视。   ④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⑤畅:酣畅。   ⑥匕著:调羹和筷子。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主人日再                     2)同舍生皆绮绣(     

3)父母岁有裘葛之               4)人谓板桥读书善记(     

10.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俟其欣悦,又请焉/至无可用,放之山下

B中有足乐者/扶苏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坐大厦之下诵《诗》《书》/学不思则罔

D.有司业、博士之师/其印予群从所得

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段中划线的句子。(2分)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译文:                                                         

12.从宋濂和郑板桥的学习经验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请按提示在ABC处填写恰当的内容。(3分)

      

学习态度和方法

甲文: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A

甲文: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一心向学

乙文:                 B

循序渐进

乙文: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C

13.【甲】【乙】两文末尾画波浪线的名子有哪些共同点?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9-13題。(12分)

9. (2)1) 食:提供伙食(2)被:同“披”,穿(3)遗:给予,赠送   4)咸:都,全10.  (2 分)B

11. (2分)女仆拿热水来(给我)浇洗,有被子围着、盖着(我),(我)很长时间才暖和过来。

12. (3分)A.虚心求教(或“恭敬有礼”) B. 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C.勁奋 刻苦(或反复诵读”) (AC处用四字词语概括、意对即可)

13. (3分)都是反问句,加强了语气,能警示读者并引起读者思索,反思自己的学习

态度和学习方法;都总结了上文,表明了作者的观点;甲文强调专心是业精德成的重要

条件,乙文肯定默诵是熟记书本内容的有效手段。

2016·云南省曲靖卷】

(二)(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l-15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略无  阙:              ②虽乘御风  奔:            

【答案】①阙:通“缺”,空缺。②奔:奔驰的快马。

1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午夜分

   B乘奔御风       小大之狱,不能察

C.春冬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D.不疾也         属予作文记之

【答案】B【解析】A项中“自”分别是“在,从”“如果”;C项中“之”分别是“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D项中的“以”分别是“认为,如”“来”;B项中“虽”是“即使”,意思相同。

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             

【答案】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激流,比率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各1分)

14.下列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B.第①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②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

【答案】B【解析】第②段也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15.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3分)

【答案】示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例一:①我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②郦道元的《三峡》文笔绚烂,语言清丽,描写了三峡优美的自然风光,很多游客都是通过文章才了解并关注三峡,慕名而去,尽兴而归。所以,我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①点1分,②点2分)

示例二:①我认为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②因为三峡风景优美,四季景色各异。到过的游客无不惊叹于三峡自身的神奇秀美。美景不用大肆宣传,喜欢游玩的人会想方设法寻找美景观赏。所以我认为三峡的闻名是靠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①点1分,②点2分。观点鲜明,言之有理即可)

20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卷】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12-15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水尤清       2石底以出         3)崔氏二小生  小生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心乐           当余从师也         B.全石以       不足外人道也,

C其境过清      物喜,不以己悲, D.乃记之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文: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15.文中第一段中“伐竹取道”能否删去,说说你的理由(3分)

答:        

()( 共12分)12(3) (1)(淸〉凉 (2)弯曲 3)年轻人13(2 分) 14.4分)(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树枝和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2 分)(2(我)向小石潭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 分)15.(3分)不能删去 (1分),因为与“隔篁竹”中“隔”相对应;为了亲眼看看清脆悦耳水声产生的原因,不惜伐竹开辟出道路,传达了作者喜悦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作身在贬官后为了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探山玩水。(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2016·宁夏回族自治区】

(一)(16分)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4分)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也(  

③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醉(  

④无案牍之[  

10.翻译①②两题,用“\”符号将第③题在标点符号处标记。 6分)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译文: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译文:          

11.王维《使至塞上》诗中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历来为人所称道,其中“直”和“圆”两字用的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2分)

答:         

12.《岳阳楼记》中写“迁客骚人”因景异而产生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悲”  “喜”之情,试对其简要分析。(2分)

答:         

1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以“闲人”结尾,请简要谈谈你对“闲人”的理解。(2分)

答:         

()(16 分)9.   (4)①长,这里指身高②通()“饲”,喂养③就④使……劳累10.    (6分,每题2分)①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②    (他们)(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③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共2.断对两处得一分)11. (2 分)“直”写出了孤烟的形态,间接写出了烟之浓,烟之密,侧面写出了大漠无风的状态; “圆”写出了落日的形态,写出了落日之低,落日之大,落日之美;一“直”一“圆”,交相辉映,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景。12.    (2 分)景不同,情也不同,形成鲜明对比;“悲”“喜”之情虽异,但本质上相同,都是个人悲喜观;将“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与作者的情怀作对比。(可选其中任意一个角度或多个角度分析,意思接近即可)

13. (2)闲人包含着作者复杂微妙的情感:有赏月时的悠闲自在;有贬谪之后的无所琪事;以及旷达释怀的人生态度等等。(意思接近即可)

2016·海南省】

(三)  文言文阅读(12分)

下面两篇文言文,任选一篇作答。(请在答题卡上将选作题打“√ ”。只能选答一篇,如果两篇都答,按第一篇计分。)

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 1114题。(12分)

醉翁亭记(选段)

欧阳修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偻提携                     B.yáo)野蔌   

C. 射者zhōng                    D.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gōng)筹交错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山间之朝也(                           发而幽香(    

杂然而前者(                           者胜(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也。

译文: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               

14.选文第段中作者反复描写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2分)

答: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 1114题。(12分)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又何.(j i ān)焉                     B. 牺牲玉.(   

C. 下视其.(zhé                       D. 望其旗.(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小大之                               齐师(     

公问其                                夫大国,难也(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文:            

彼竭我盈,故克之。

译文:               

14.选文第段用了对比的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2分)

答:             

(三)  文言文阅读(12分) Ⅰ《醉翁亭记》(12分)11.2分)  C 12.4分) ⑴ 早上(早晨)  ⑵香花   ⑶摆开(摆放、陈列)   ⑷下棋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有错字、别字,该小题不给分。 13.4分)答案示例: ⑴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给分点:四时  乐) ⑵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给分点:苍颜  颓然)评分标准:每题2分。给分点翻译正确给1分,表意通顺准确给1分。 14.2 分)意在表现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同时也是为了表现作者治下政治清明的社会现实。 评分标准:能答出与民同乐且表意正确即可给2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Ⅱ《曹刿论战》(12分) 11.2分)A 12.4分)⑴案件  ⑵追赶(追击)  ⑶原因(缘故)  ⑷推测(估计)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有错字、别字,该小题不给分。 13.4分)

答案示例: 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给分点:肉食者  鄙)

⑵敌方的勇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给分点:竭  盈)评分标准:每题2分。给分点翻译正确给1分,表意通顺准确给1分。 14.2分)以鲁庄公的来衬托曹刿的远谋。评分标准:2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