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2010-06-09 12:20:37)
标签:
曾丽霞日记杂谈 |
分类: 个人日记 |
自从单位整体搬迁至市政务中心上班,办公室也就成了不是窗口的窗口,不时会有人前来敲门或问路或咨询或求助。今天也不例外……
窗外,一瘦弱老人在走廓里走来走去踟躇不前,不像是来问路的,也不像是咨询什么事情的,老人是干什么的呢?我心里有过一闪电的疑问,但因这里经常人多事多,见得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于是我又埋头做自己的事情了。
“请问,你这是办公室吧?”老人还是敲门进来了。
“是办公室,但不是政务中心办公室,您是要找政务中心办公室吧,出门往右再向前就是”我用手给老人指路。
“我只要是办公室都要得。”老人有些口齿不清。
“老人家,我们是业务单位,不接待与业务无关的事情,您还是到政务中心办公室去吧”。因为我们是纯业务单位,估计老人的事不可能与单位业务有关,我委婉的拒绝老人。
“你先不要拒绝我,看看我的一份报告,能帮忙最好,不能帮我也不怪你”老人声音有些发抖,眼睛有点发红,口齿也不大清楚。
我明知老人的事与单位业务无关,但还是不想扫老人的兴,我接过了老人手中的一份卷曲着部分地方已经折烂了的报告,老人怕我不信任他,同时又向我掏出了他的身份证件等。
原来,老人是位舌癌晚期病人,老人的女儿在市一中读高三,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过两天就要参加高考,女儿爱读书,想读书,但由于医治老人的癌症,家里不仅一贫如洗,还欠着许多的债务,老人是替女儿向外界求助学费来了。
老人的报告上盖有民政局、区政府、社区等的公章,并希望各单位解决老人100元困难补助。
因单位领导不在家,我不能当单位的家,但我是能当自己的家的,望着瘦弱而又单薄的老人,我没有多想,拿出钱包给了老人100元钱,并将老人那份卷曲着的折烂了的报告复印了一份给老人。
老人颤抖着接过我给他的100元钱,眼泪夺眶而出,并很惭愧地自言自语道:“我是在做不要脸的事呀”。
“您千万别这样说,谁都有遇难的时候的”我安慰老人。
老人其实并不老,身份证上显示老人是1959年生,还不满51岁,但老人那沟壑纵横、布满沧桑的脸上让人看上去起码有60好几。
我递给老人一根香蕉(昨日有外地客人来,办公室剩有几根香蕉),老人连忙摇头并伸出红肿着的舌头给我看:“我现在只能喝点稀饭了”。
眼泪在我眼眶里打转,我强忍着。
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我思潮起伏,心情难以平静......
(希望老人的女儿能得到希望工程办的帮助,也希望我能为解决老人的困难尽我微薄的能力。后听老人说希望工程办已答应解决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