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何时了......

标签:
原创曾丽霞散文摄影 |
分类: 散文随笔 |
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往事不堪回首,却又无法忘记,远去的春光秋影,良霄美景是多么的令人神往!面对汴京车水马龙,自己却囚禁在寓中,何时才能结束这生不如死的煎熬呢?可叹一年又过去,此愁何堪?此思何解?
再听这首词,却是出自台湾著名茶文化学者曾至贤之声。
曾先生作为黑茶文化专著《方圆之缘----深探紧压茶世界》的作者,作为率先提出“千两茶是世界茶王”的茶文化专家被应邀来益阳参加“首届中国.湖南(益阳)黑茶文化节”。一同前来的还有台湾著名茶艺大师何建先生,两位先生来益阳期间除参加茶文化节的各项活动外,还不辞辛劳地访遍了安化大小茶厂、益阳茶厂等。
尤为感人的一个场景是:两位先生找到了他们收藏了五十多年的、印有“华堂”二字的千两茶的制作主人----安化老茶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李华堂老人(现已82岁)。当何先生用自己从台湾带过来的印有“华堂”二字的千两茶亲自为李华堂老人泡茶时,激动得双手颤抖、双唇紧闭,在旁的曾先生微闭双眼、双手合十......
后来,我问他们为何会那样子的,他俩回答我:怎能不激动呢?亲自为“华堂”老人泡一壶热气腾腾的千两茶,是我们多少次的梦境,多少次的怀想。每品一回千两茶,就会加重一份异样的心情,我们生怕这一辈子见不到老人......半个多世纪,千里迢迢,梦魂牵绕,此刻见到老人并亲自为老人泡一壶老人半个世纪前制作的千两茶,怎能不令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呢?
是啊!他们的虔诚之心,溢于言表。
他们离开安化,回到益阳,我有幸与几位省市茶业界精英一道又与他们一同“黑茶缘”品茗。那天,我们品了很多种茶,有安化七十年代的千两茶,有台湾七十年代产的老茶,有当今益阳茶厂的极品茯砖,有当今台湾的高山茶等等,当然,压轴的是何先生收藏并带来的1953年产印有“华堂”二字的李华堂老人制作的千两茶。
啧啧之声不绝于耳,真可谓茶之盛宴!
曾先生是位学问家,当品茶到极至时,便摇头晃脑的吟诗或唱起歌来。因我与曾先生同姓,加上也是个率性而为的人,便也情不自禁的对着他唱起了“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我们日日夜夜把你们挂在心上……”,并告诉他自己是唱着这首歌长大的,还谈到了余光中老人“莫为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五千年的文化。”的深切呼唤......
又喝了一会茶,也不知是谁受谁的感染,氤氲的灯光下,曾先生盘腿坐于沙发,双目微闭,唏嘘不已,明天就要离开益阳,离开大陆,他开始吟唱“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