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相悉悉于品

标签:
原创曾丽霞安化前辈罗亮夫摄影 |
分类: 散文随笔 |
人之相悉悉于品
原创图文/美丽霞光
下午,有某杂志主编老师给我打来电话,问我要几张摄影作品,老师抬爱我,我岂有不响应的,于是选了几张自认为较好的邮了过去。
好的照片可以成为作品,不能成为作品的照片也是对生活的一种记录。翻看过去的照片,自然勾起了我对过去生活的一些回忆。
前些年,随老公交流安化工作,自感是有些收获的。安化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安化人勤劳俭朴,能吃苦耐劳,安化文化底蕴深厚,有许多值得我学习和尊敬的老师与前辈。
就拿摄影来说,尽管去安化工作前也受过老公的一些影响,但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安化工作和生活的几年,有一个好的环境,一个好的氛围,蠢蠢欲动的心自然便有了一股子热情,有了一股子劲头。
受安化摄影界影响,确切地说更多的是受老艺术家罗亮夫老师的影响,罗亮夫老师今年81岁高龄,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在文化教育部门从事书法、美术、摄影工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书法美术摄影人才,是安化文化界宿老、书法家、摄影家。
记得第一次与罗亮夫老师出去采风是2003年10月26日,那天本来心情有些不好,可一听说出去采风,又说是和罗亮夫老师一起,还说是到深山里去看我从未见过的红岩石和绿岩石,精神便为之一振,一路上便无话找话的找老师攀谈起来。
当我忘情的说到前段在某村庄看到的一幅自然山水画面线条怎样的错落有致,光线怎样的柔美温和,各种色块怎样的点缀在青山绿水之中时,老师当即毫不隐晦地给了我充分的肯定:“小曾,你是个摄影的好料子!”
老师一句肯定的话不打紧,却给了我无穷的信心和勇气,甚至成了我后来酷爱摄影的力量与源泉,尽管当时的我还只是个摄影旁观者,一无相机,二无相当的爱好。
后来,又与老师一起出去采风过几次,记得那次登安化九龙池,九龙池海拔1622米,是益阳地区最高峰,当时还未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开发,属原生态自然景观。那是2003年底,天气寒冷,刚下过雪的山上铺着一层薄薄的冰凌,山道弯弯,山路崎岖,路被我们一踩踏,便成了雪水加冰水加泥巴的烂泥巴路,不仅滑还粘住你的鞋扯住你的腿。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无限风光在险峰。”为了拍摄到冰雪覆盖的九龙池峰的壮美景色,我们一行人拿树枝当拐杖,一步一步艰难的向上攀爬,当时全然没有在意老师已75岁高龄。但一抬头却发现老师比我们走得快,比我们攀得奇,一路上,老师不顾山路险峻,不顾泥泞路滑,不顾被冰雪滑倒,甚至不顾有滚下山坡的危险,却总是左攀右爬、七弯八拐的迂回着找到最合适拍摄的位置,拍摄最佳角度的画面。我被深深感动其中。原来一张好作品的背后,是要经历许多的艰难与险阻,要经过许多的勤奋与努力,甚至是要将生死置之度外的!
每次采风回来,老师总是耐心的给我们一张张点评照片的好坏,一一指导与及时肯定。老师热爱生活,对艺术一丝不苟,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点一滴都透露出他对美学、对艺术的极端用心,透露出老师深厚的文化根底和不屈不饶的顽强精神。
罗亮夫老师是一个好老师。
我认为一个好老师最重要的是能及时肯定学生的优点,能及时发现学生某方面的潜能,能身体力行的给学生作出好的榜样,能正确引导学生爱上所学的课程。罗亮夫老师做到了。
“人之相知知于心,人之相悉悉于品,人之相尊尊于才,人之相敬敬于德。”老师心正、品清、才优、德高,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好前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老师!